一种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604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8 20: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包括裤体和吸收芯片;所述吸收芯片设置在裤体上;所述裤体内依次形成有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均设置有多个弹性橡筋。本技术可使裤体充分贴合使用者的腹部、腰臀部,可提高其贴合性能,并可提高透气性能;而且,还可分散裤体腰围对使用者皮肤造成的局部压力,避免对使用者皮肤造成压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吸收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


技术介绍

1、纸尿裤、拉拉裤等吸收体常包括裤体和吸收芯片,在使用时,所述裤体用于供使用者穿戴,所述吸收芯片用于吸收使用者排出的尿液等排泄物,因而,吸收芯片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吸收体的吸收效果,而裤体与使用者的腰臀部直接接触,因而,裤体的质量会影响使用者的腰臀部的肌肤的健康状况(例如是否出现皮肤损伤、红疹、皮炎等),同时裤体还会直接影响穿戴的舒适感。

2、现有的吸收体的裤体在使用者穿戴时,容易出现使用者的腹部、臀部等与裤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造成现有的吸收体的裤体的贴合性能较差,而影响其适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使得裤体可充分贴合使用者的腹部、腰臀部,可提高其贴合性能。

2、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包括裤体和吸收芯片;所述吸收芯片设置在裤体上;所述裤体内依次形成有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均设置有多个弹性橡筋。

4、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1-3mm,所述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4mm,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5mm,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3-8mm,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6mm,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4mm,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1-3mm。

5、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均为40d-140d;所述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均为40d-280d。

6、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均为2-4倍。

7、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具有对应吸收芯片的后腰部对应芯片分区,且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除却后腰部对应芯片分区之外的其余区域为后腰部主区,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位于后腰部主区上;所述前腰部橡筋分布区具有对应吸收芯片的前腰部对应芯片分区,且前腰部橡筋分布区除却前腰部对应芯片分区之外的其余区域为前腰部主区,所述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位于前腰部主区上;所述裆部橡筋分布区具有对应吸收芯片的裆部对应芯片分区,且裆部橡筋分布区除却裆部对应芯片分区之外的其余区域为裆部主区,所述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位于裆部主区上。

8、所述裤体还包括外置布层和内置布层;所述外置布层包括主布体、第一端置部和第二端置部;所述第一端置部设置在主布体的其中一端并朝向主布体翻折;所述第二端置部设置在主布体的另一端并朝向主布体翻折;所述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均固定在主布体和内置布层之间;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固定在主布体与第一端置部之间,所述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固定在主布体与第二端置部之间。

9、所述外置布层的外部上设置有抛弃贴。

10、所述裤体内还设置有腿围橡筋。

11、所述腿围橡筋固定在外置布层和弹性橡筋上,并通过内置布层覆盖。

12、所述吸收芯片包括防漏膜、包裹布层、吸水层、覆盖层、导流层和亲肤面层;所述包裹布层设置在防漏膜上;所述吸水层被包裹在包裹布层内,所述覆盖层覆盖于包裹布层和吸水层上,所述导流层设置在覆盖层上,所述亲肤面层设置在导流层上;所述亲肤面层的两侧均设置有防侧漏布层;所述防侧漏布层内包裹有立体橡筋。

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使得裤体的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均具备有弹性,以使裤体可充分贴合使用者的腹部、腰臀部,可提高其贴合性能;而且,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直径、拉伸倍率,使得各橡筋分布区均具有弹性的同时,并可分散裤体腰围对使用者皮肤造成的局部压力,避免对使用者皮肤造成压迫,以减少对使用者皮肤角质层造成损伤;此外,通过合理设置裤体,还可提高吸收体的透气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裤体和吸收芯片;所述吸收芯片设置在裤体上;所述裤体内依次形成有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均设置有多个弹性橡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1-3mm,所述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4mm,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5mm,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3-8mm,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6mm,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4mm,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1-3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均为40D-140D;所述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均为40D-280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均为2-4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具有对应吸收芯片的后腰部对应芯片分区,且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除却后腰部对应芯片分区之外的其余区域为后腰部主区,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位于后腰部主区上;所述前腰部橡筋分布区具有对应吸收芯片的前腰部对应芯片分区,且前腰部橡筋分布区除却前腰部对应芯片分区之外的其余区域为前腰部主区,所述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位于前腰部主区上;所述裆部橡筋分布区具有对应吸收芯片的裆部对应芯片分区,且裆部橡筋分布区除却裆部对应芯片分区之外的其余区域为裆部主区,所述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位于裆部主区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还包括外置布层和内置布层;所述外置布层包括主布体、第一端置部和第二端置部;所述第一端置部设置在主布体的其中一端并朝向主布体翻折;所述第二端置部设置在主布体的另一端并朝向主布体翻折;所述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均固定在主布体和内置布层之间;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固定在主布体与第一端置部之间,所述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固定在主布体与第二端置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布层的外部上设置有抛弃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内还设置有腿围橡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围橡筋固定在外置布层和弹性橡筋上,并通过内置布层覆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片包括防漏膜、包裹布层、吸水层、覆盖层、导流层和亲肤面层;所述包裹布层设置在防漏膜上;所述吸水层被包裹在包裹布层内,所述覆盖层覆盖于包裹布层和吸水层上,所述导流层设置在覆盖层上,所述亲肤面层设置在导流层上;所述亲肤面层的两侧均设置有防侧漏布层;所述防侧漏布层内包裹有立体橡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裤体和吸收芯片;所述吸收芯片设置在裤体上;所述裤体内依次形成有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臀部橡筋分布区、裆部橡筋分布区、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均设置有多个弹性橡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1-3mm,所述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4mm,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5mm,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3-8mm,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6mm,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2-4mm,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间距为1-3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均为40d-140d;所述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直径均为40d-280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第二后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臀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裆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前下腹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前上腹部橡筋分布区上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和前腰部橡筋分布区的弹性橡筋的拉伸倍率均为2-4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穿戴舒适感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腰部橡筋分布区具有对应吸收芯片的后腰部对应芯片分区,且第一后腰部橡筋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强张谭妹周峰周彧峰彭海燕庞兵康涵鑫邹超于钊
申请(专利权)人:露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