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574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8 20:38
本技术涉及模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包括机台、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及驱动组件,所述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及驱动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机台上,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安装板、下模具、下模加热板,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所述下模加热板内设置有第二加热部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上模组件向下运动使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合模,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上模组件向上运动使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分离。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双重加热部件,一方面缩短达到模塑成型温度需要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温度达不到要求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模塑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塑,具体的涉及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纸浆模塑制品制造过程为:由成型机制出的湿纸坯,经过定型机模具成型,加压加热烘干定型后即得制成品,再经过切边消毒即得成品。在对纸浆模塑进行定型时需要使用加热装置将其所含有的水分蒸发,现有的纸浆模塑定型模具通常在上模具或下模具内设置加热装置并进行温度控制,使纸浆中所含有的水分蒸发定型成为指定形状的模具。但由于仅在上模具或下模具内设置加热装置可能会存在加热效率不高,一方面导致达到所需温度的时间过过长,影响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温度达不到要求进而影响模塑成型效果,因此需要对现有模塑制品成型模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了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包括机台;下模组件,安装在所述机台上,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安装板、下模具、下模加热板,所述下模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机台上,所述下模加热板连接在所述下模安装板的上端面,所述下模具连接在所述下模加热板的上端面,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所述下模加热板内设置有第二加热部件;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安装板、上模具,所述上模具连接在所述上模安装板的下端面;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机台上,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上模安装板,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上模组件向下运动使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合模,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上模组件向上运动使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分离。

3、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加热板,所述上模加热板连接在所述上模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上模具连接在所述上模加热板的上下端面,所述上模加热板内设置有第三加热部件。

4、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内设置有第四加热部件。

5、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容置孔,所述第一容置孔沿所述下模具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一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置孔内。

6、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加热板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容置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容置孔沿所述下模加热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二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置孔内。

7、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加热板包括下模加热板本体和两个第一端板,两个所述第一端板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模加热板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二容置孔设置在所述下模加热板本体上,两个所述第一端板封闭所述第二容置孔。

8、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加热板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容置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容置孔沿所述上模加热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三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三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三容置孔内。

9、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加热板包括上模加热板本体和两个第二端板,两个所述第二端板分别连接在所述上模加热板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三容置孔设置在所述上模加热板本体上,两个所述第二端板封闭所述第三容置孔。

10、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四容置孔,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容置孔沿所述上模具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四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四加热管,所述第四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四容置孔内。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孔。

12、本技术中,不仅在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加热部件,还同时设置了包括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的下模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同时对所述下模组件进行加热,一方面可以缩短达到所需温度需要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双重加热部件,避免了温度达不到要求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模塑成型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加热板,所述上模加热板连接在所述上模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上模具连接在所述上模加热板的上下端面,所述上模加热板内设置有第三加热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内设置有第四加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容置孔,所述第一容置孔沿所述下模具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一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置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加热板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容置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容置孔沿所述下模加热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二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置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加热板包括下模加热板本体和两个第一端板,两个所述第一端板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模加热板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二容置孔设置在所述下模加热板本体上,两个所述第一端板封闭所述第二容置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加热板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容置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容置孔沿所述上模加热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三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三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三容置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加热板包括上模加热板本体和两个第二端板,两个所述第二端板分别连接在所述上模加热板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三容置孔设置在所述上模加热板本体上,两个所述第二端板封闭所述第三容置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四容置孔,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容置孔沿所述上模具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四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四加热管,所述第四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四容置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加热板,所述上模加热板连接在所述上模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上模具连接在所述上模加热板的上下端面,所述上模加热板内设置有第三加热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内设置有第四加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容置孔,所述第一容置孔沿所述下模具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一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置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加热板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容置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容置孔沿所述下模加热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热部件为与所述第二容置孔数量相等的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置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塑制品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加热板包括下模加热板本体和两个第一端板,两个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小伟张国策王超陈忠扬周仰芳左华伟杨小龙田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永发江苏模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