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球修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573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球修剪器,属于修剪用具,现有毛球修剪器不能将灰尘和细毛全部吸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身、安装在机身上的容器、置于机身内的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的风叶和可拆换的内刀头,在机身上还安装有可拆卸的与所述的内刀头相配的外刀网,该外刀网与所述的内刀头构成修剪装置,其特征是:还配置有用于替换所述修剪装置并由电机驱动的毛刷,该毛刷包括基板和植于基板上的刷毛,所述的基板上开设吸收孔。修剪后利用毛刷的高速运动,使粘结在服装、棉被及毛毯上的以及入绒毛根部的灰尘、细毛漂浮起来,从毛刷的孔中被吸走。(*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修剪用具,特别地涉及对服装、棉被及毛毯的修剪及清理、清 洁的毛球修剪器
技术介绍
当前,毛球修剪器广泛运用到对服装、棉被及毛毯的修剪及修饰,为了在修剪 过程中能吸附细毛和灰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带固定毛刷的毛球修剪器(如专利号为 200720111055. 5、授权公告号为CN201058013Y的毛球修剪器技术专利),在不同程度 上松动了部分的粘结不牢固的灰尘和细毛,使服装、棉被及毛毯等更平整,干净,但在实际 操作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有些灰尘粘结在衣服上很牢固,毛刷在移动过程中无法松动灰尘及细毛, 导致灰尘和细毛不能被吸走。2、对一些长毛的服装及毛毯,由于绒毛有一定的长度,毛球修剪器在切割过程中, 细毛落入绒毛的根部,又加上很多绒毛都带有静电,固定毛刷就不能使细毛浮起来,导致细 毛不能被吸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灰尘和 细毛不能被全部吸走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活动毛刷的毛球修剪器,以通过活动毛刷将灰 尘和细毛松动浮起进而被吸走。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毛球修剪器,包括机身、安装在机身上的容器、置于机身内的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 的风叶和可拆换的内刀头,在机身上还安装有可拆卸的与所述的内刀头相配的外刀网,该 外刀网与所述的内刀头构成修剪装置,其特征是还配置有用于替换所述修剪装置并由电 机驱动的毛刷,该毛刷包括基板和植于基板上的刷毛,所述的基板上开设吸收孔。作为优选,所述的毛刷由一座环限位在所述的机身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座环连接 在所述的机身上,所述座环的内壁上与所述基板的周缘上分设环槽和位于该环槽内的旋转 定位缘。再者,所述的座环与毛刷装配在一起且当所述的座环连接在所述的机身上时所述 的电机恰好与毛刷驱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座环与外刀网按照同样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同一部位。作为优选,所述毛刷的基板与所述的风叶之间保持有距离。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身内设置有线路板,该线路板上连接有露在所述机身表面的 耦合器,所述的电机连接在所述的线路板上。本技术与已公知的毛球修剪器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有1、由于毛刷的高速运动,使毛刷的刷毛形成强大的作用力,使粘结在服装、棉被及 毛毯上的灰尘和细毛漂浮起来,从毛刷的孔中被吸走。2、由于毛刷的高速运动,使毛刷的刷毛形成强大的作用力,使落入绒毛根部的细毛漂浮起来,利用负压作用,从毛刷的孔中被吸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替换修剪装置的毛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_毛刷,2-毛刷转轴,3-风叶,4-机身,5-电机,6-开关,7-耦合 器,8-线路板,9-电机座,10-容器,11-导风口,12-环座,13-刷毛,14-吸收孔,15-基板, 16-环槽,17-旋转定位缘,18-负压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该毛球修剪器包括机身4、安装在机身 4上的容器10、置于机身4内的电机5以及由电机5驱动的风叶3和可拆换的内刀头,在机 身4上还安装有可拆卸的与内刀头相配的外刀网,该外刀网与内刀头构成修剪装置,容器 10与风叶3空间之间设有导风口 11,其根本构思是还配置有用于替换修剪装置并由电机 5驱动的毛刷1,该毛刷1包括基板15和植于基板15上的刷毛13,基板15上开设吸收孔 14。该毛球修剪器,使用时将修剪装置安装在机身4上,通过设于机身4的开关6启动 电机5,将外刀网贴在服装、棉被及毛毯的面上即可修剪毛球,其间,由于风叶3旋转,使风 叶3空间内的空气顺着导风口 11进入容器10内,通过容器10内的出口,将空气排到外部, 使毛刷1基板上的吸收孔14(见附图2)形成负压,修剪下来的部分毛球、绒毛被吸入容器 10内收纳;修剪完毕,将修剪装置拆下,换上毛刷1,通过开关6启动电机5,将毛刷1的刷毛 13贴在服装、棉被及毛毯的面上即可形成强大的作用力,使粘结在服装、棉被及毛毯上的以 及落入绒毛根部的灰尘、细毛漂浮起来,同样依靠风叶3旋转产生的负压将灰尘、细毛从毛 刷的吸收孔14中吸入容器10中收纳。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 征以便在实施本技术时根据其作用选择应用在产品上毛刷1由一座环12限位在机身4上,以便保证毛刷1被电机驱动时的稳定性(图 2、图3示出了该毛刷与环座的一种装配结构)。尤其是,座环12连接在机身4上,座环12 的内壁上与基板15的周缘上分设环槽16和位于该环槽16内的旋转定位缘17,通过环槽16 与旋转定位缘17的配合(可以为导轨式配合,也可以是间隙式配合)保证毛刷1被电机5 驱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座环12与毛刷1装配在一起且当座环12连接在机身4上时 电机5恰好与毛刷1驱动配合,由此保证安装毛刷1的便利性,即一旦将座环12连接在机 身4上,即保证了毛刷1与电机5的配合关系。座环12与外刀网按照同样的方式(如通过螺纹)安装在机身4上的同一部位,由此使其连接结构简单通用,保证与外刀网的通用性。若不考虑通用性,可用其它方式(如不 同的部位和不同的方式紧配)进行装配。毛刷1的基板15与风叶3之间保持有距离,以便在二者之间形成负压腔18,当风叶3转动时能够持续稳定的吸收毛球、绒毛。机身4内设置有线路板8,该线路板8上连接有露在机身4表面的耦合器7用于 连接外部电源(如进行充电或者直接应用外部电源驱使电机工作),电机5连接在线路板8 上(也可在机身内安置电池取代线路板8、耦合器7)。毛刷1可被电机5驱动旋转或摆动。毛刷与电机可直接连接或者软连接。毛刷运 动的速度与电机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吸收孔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更为具体的,机身内可设置电机座9,电机5固定在电机座9上(如用螺钉或将机 身4紧配在电机座9上);风叶3用紧配合的方式装配在电机5的转轴上,以确保风叶3随 电机5同步旋转,不出现打滑的现象。容器10安装在机身上时,确保容器10的入口与风叶 3空间及导风口 11的畅通,并保持密封性良好。毛刷1可通过毛刷转轴2套在电机5的转 轴上实现驱动。尽管以上通过参考附图的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充分的描述,但应理解的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因此,凡是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 下,所进行的各种变化和改型,皆应理解为包含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毛球修剪器,包括机身(4)、安装在机身(4)上的容器(10)、置于机身(4)内的电机(5)以及由电机(5)驱动的风叶(3)和可拆换的内刀头,在机身(4)上还安装有可拆卸的与所述的内刀头相配的外刀网,该外刀网与所述的内刀头构成修剪装置,其特征是:还配置有用于替换所述修剪装置并由电机(5)驱动的毛刷(1),该毛刷(1)包括基板(15)和植于基板(15)上的刷毛(13),所述的基板(15)上开设吸收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毛球修剪器,包括机身(4)、安装在机身(4)上的容器(10)、置于机身(4)内的电机(5)以及由电机(5)驱动的风叶(3)和可拆换的内刀头,在机身(4)上还安装有可拆卸的与所述的内刀头相配的外刀网,该外刀网与所述的内刀头构成修剪装置,其特征是还配置有用于替换所述修剪装置并由电机(5)驱动的毛刷(1),该毛刷(1)包括基板(15)和植于基板(15)上的刷毛(13),所述的基板(15)上开设吸收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球修剪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毛刷(1)由一座环(12)限位在 所述的机身⑷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球修剪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座环(12)连接在所述的机身 (4)上,所述座环(12)的内壁上与所述基板(15)的周缘上分设环槽(16)和位于该环槽 (16)内的旋转定位缘(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球修剪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平祥
申请(专利权)人:超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