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521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8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仓,电池仓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边沿的围框,底板和围框围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空间,底板用于承托电池,电池仓为长条形结构,并且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电池仓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在2.1至3.5的范围内,电池装置还包括加强梁,加强梁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加强梁用于将电池仓与车辆车架连接,并且加强梁位于车辆车架的上方,并且底板位于车辆车架的上方。通过设置加强梁,使得车辆车架能够在下方对电池仓起到支撑效果,防止因电池仓内的电池过重导致底板向下塌陷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种类的车辆采用了新能源技术,例如商用卡车、货车等等,在这些长轴距车辆中,车架底部安装的为长条形结构的电池包。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吊耳将电池包吊装在车架底部横梁和纵梁之间。而对长条形电池包而言,其内部放置较多电池包,并且电池包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力臂结构,因此长条形电池包吊装后,很容易出现中部向下塌陷的情况,严重会导致电池包的底板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长条形电池包在吊装后容易出现中部塌陷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池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仓,电池仓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边沿的围框,底板和围框围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空间,底板用于承托电池,电池仓为长条形结构,并且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电池仓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在2.1至3.5的范围内,电池装置还包括加强梁,加强梁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加强梁用于将电池仓与车辆车架连接,并且加强梁位于车辆车架的上方,并且底板位于车辆车架的上方。

3、可选地,电池仓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在2.1至3.5的范围内。

4、可选地,底板的厚度,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关系满足b/a在2.8至8的范围内;其中,b为底板的厚度,a为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比值。

5、可选地,加强梁的宽度,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关系满足:d/a在4.2至14.2的范围内;其中,d为加强梁的宽度,a为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比值。

6、可选地,加强梁为横梁,横梁设置在底板的朝向电池仓内部空间的表面上,横梁与车辆车架固定连接。

7、可选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横梁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孔,固定柱穿过连接孔,并且横梁通过连接孔与车辆车架固定连接。

8、可选地,横梁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在1.0至3.7的范围内。

9、可选地,横梁的厚度在13.3mm至23.3mm的范围内。

10、可选地,加强梁设置为多个,多个加强梁沿着电池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加强梁之间的间距、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关系满足:e/a在282至480的范围内;其中,e为相邻的加强梁之间的间距,a为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比值。

11、可选地,加强梁设置为多个,多个加强梁沿着电池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加强梁的数量、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关系满足:f/a在0.85至1.4的范围内;其中,f为加强梁的数量,a为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比值。

12、可选地,底板内设置有换热介质通道。

13、可选地,底板的厚度,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关系满足:b/a在2.85至8的范围内;其中,b为底板的厚度,a为电池仓的长度和电池仓的宽度的比值。

14、可选地,底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朝向垂直于底板的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

15、可选地,延伸部包括沿底板的长边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16、可选地,第一延伸部的厚度与电池仓的长度的比值在0.06%至0.15%范围内。

17、可选地,第一延伸部的高度与电池仓的长度的比值在0.35%至1.0%的范围内。

18、可选地,延伸部包括沿底板的短边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形成端板。

19、可选地,底板的两个短边上均设置有端板。

20、可选地,电池装置还包括上盖,上盖扣合在底板上,上盖对应底板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三延伸部,端板的上端与第三延伸部的下端配合,端板的高度大于第三延伸部的高度。

21、可选地,端板的高度与第三延伸部的高度的比值在13.5至14.5的范围内。

22、可选地,端板的边沿处设置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与端板垂直设置。

23、可选地,连接法兰的宽度与端板的厚度的比值在5至8的范围内。

24、可选地,连接法兰的外边沿至端板的外表面的距离在17mm至22mm的范围内。

25、可选地,连接法兰的内边沿至端板的内表面的距离在3mm至14mm的范围内。

26、可选地,电池装置还包括上盖,上盖的厚度与底板的厚度的比值在0.04至0.1范围内。

27、可选地,上盖包括顶壁和设置在顶壁侧部的侧壁,侧壁用于与底板的长边配合,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一延伸部的高度。

28、可选地,侧壁的高度与第一延伸部的高度的比值在8至30的范围内。

29、可选地,上盖扣合在底板上时,侧壁与第一延伸部具有重合部分。

30、可选地,电池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适于连接底板和上盖,第一紧固件连接在重合部分上。

31、可选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

32、可选地,第一紧固件至侧壁的下边沿的距离在1mm至3mm的范围内。

33、可选地,第一紧固件至第一延伸部的上边沿的距离在12mm至22mm 的范围内。

34、可选地,第一螺栓的直径与第一延伸部的高度的比值在0.25至0.6的范围内。

35、可选地,电池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被夹设在侧壁和第一延伸部之间,并且第一密封圈环绕在第一螺栓外。

36、可选地,第一螺栓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螺栓与侧壁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在1.6至2.6的范围内。

37、可选地,述端板的边沿处设置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与端板垂直设置,上盖的端部固定在连接法兰上。

38、可选地,上盖和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

39、可选地,第二螺栓为间隔设置的多个,相邻的第二螺栓之间的距离在70mm至120mm的范围内。

40、可选地,第二螺栓的直径与相邻的第二螺栓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在0.04至0.07的范围内。

41、可选地,电池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被夹设在上盖和连接法兰之间,并且第二密封圈环绕在第二螺栓外,第二螺栓的直径、相邻的第二螺栓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密封圈的宽度满足:g/h在328至575的范围内;其中,g为第二螺栓的直径与相邻的第二螺栓之间的距离的比值,h为第二密封圈的宽度。

42、可选地,第二螺栓与连接法兰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在7mm至10mm的范围内。

43、可选地,第二螺栓与连接法兰的内边沿之间的距离在11mm至18mm的范围内。

44、可选地,底板的材质包括铝合金6061-t6\6063-t6。

45、可选地,上盖的材质包括冷轧钢板或者复合材料。

46、可选地,上盖的强度大于底板的强度。

47、可选地,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相邻的电池之间通过导电排连接,其中,导电排的宽度与电池仓的长度的比值在4.4%至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仓(10),电池仓(10)包括底板(20)以及设置在底板(20)边沿的围框,所述底板(20)和所述围框围成用于容纳电池(101)的容纳空间,所述底板(20)用于承托电池(101),所述电池仓(10)为长条形结构,并且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在2.1至3.5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在2.1至3.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厚度,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30)的宽度,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30)为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20)的朝向所述电池仓(10)内部空间的表面上,所述横梁与所述车辆车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上设置有固定孔(21),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固定柱(31),所述固定柱(31)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孔(311),所述固定柱(31)穿过所述连接孔(311),并且所述横梁通过所述连接孔(311)与所述车辆车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在1.0至3.7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厚度在13.3mm至23.3mm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所述加强梁(30)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梁(30)沿着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加强梁(30)之间的间距、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30)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梁(30)沿着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加强梁(30)的数量、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内设置有换热换热介质通道(4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厚度,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延伸部(50),所述延伸部(50)朝向垂直于所述底板(20)的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0)包括沿所述底板(20)的长边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厚度与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的比值在0.06%至0.15%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高度与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的比值在0.35%至1.0%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0)包括沿所述底板(20)的短边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2),所述第二延伸部(52)形成端板(6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两个短边上均设置有所述端板(60)。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上盖(70),所述上盖(70)扣合在所述底板(20)上,所述上盖(70)对应所述底板(20)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端板(60)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下端配合,所述端板(60)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高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60)的高度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高度的比值在13.5至14.5的范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60)的边沿处设置有连接法兰(61),所述连接法兰(61)与所述端板(60)垂直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61)的宽度与所述端板(60)的厚度的比值在5至8的范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仓(10),电池仓(10)包括底板(20)以及设置在底板(20)边沿的围框,所述底板(20)和所述围框围成用于容纳电池(101)的容纳空间,所述底板(20)用于承托电池(101),所述电池仓(10)为长条形结构,并且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在2.1至3.5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在2.1至3.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厚度,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30)的宽度,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30)为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板(20)的朝向所述电池仓(10)内部空间的表面上,所述横梁与所述车辆车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上设置有固定孔(21),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固定柱(31),所述固定柱(31)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孔(311),所述固定柱(31)穿过所述连接孔(311),并且所述横梁通过所述连接孔(311)与所述车辆车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在1.0至3.7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厚度在13.3mm至23.3mm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所述加强梁(30)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梁(30)沿着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加强梁(30)之间的间距、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30)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梁(30)沿着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加强梁(30)的数量、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内设置有换热换热介质通道(4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厚度,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和所述电池仓(10)的宽度的关系满足: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延伸部(50),所述延伸部(50)朝向垂直于所述底板(20)的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0)包括沿所述底板(20)的长边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厚度与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的比值在0.06%至0.15%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高度与所述电池仓(10)的长度的比值在0.35%至1.0%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0)包括沿所述底板(20)的短边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2),所述第二延伸部(52)形成端板(6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的两个短边上均设置有所述端板(60)。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上盖(70),所述上盖(70)扣合在所述底板(20)上,所述上盖(70)对应所述底板(20)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端板(60)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下端配合,所述端板(60)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高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60)的高度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高度的比值在13.5至14.5的范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60)的边沿处设置有连接法兰(61),所述连接法兰(61)与所述端板(60)垂直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61)的宽度与所述端板(60)的厚度的比值在5至8的范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61)的外边沿至所述端板(60)的外表面的距离在17mm至22mm的范围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61)的内边沿至所述端板(60)的内表面的距离在3mm至14mm的范围内。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上盖(70),所述上盖(70)的厚度与所述底板(20)的厚度的比值在0.04至0.1范围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70)包括顶壁(71)和设置在所述顶壁(71)侧部的侧壁(72),所述侧壁(72)用于与所述底板(20)的长边配合,所述侧壁(7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高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72)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高度的比值在8至30的范围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70)扣合在所述底板(20)上时,所述侧壁(72)与所述第一延伸部(51)具有重合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80),所述第一紧固件(80)适于连接所述底板(20)和所述上盖(70),所述第一紧固件(80)连接在所述重合部分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80)包括第一螺栓。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80)至所述侧壁(72)的下边沿的距离在1mm至3mm的范围内。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80)至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上边沿的距离在12mm至22mm 的范围内。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高度的比值在0.25至0.6的范围内。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夹设在所述侧壁(72)和所述第一延伸部(51)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在所述第一螺栓外。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密封圈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侧壁(72)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在1.6至2.6的范围内。

3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凌俊华陈群泽吴全升王晓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