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用雷达天线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隧道检测雷达,也称为探地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无损检测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定期对隧道进行安全性检测,隧道检测雷达主要用于检测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底等关键部位,确保能够全面覆盖隧道的各个区域,现有的检测方式通常是工作人员手持雷达设备的地面耦合天线,将地面耦合天线与墙面贴合并带动其沿隧道方向移动,以探测隧道的数据,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隧道的拱顶和左右拱腰存在弧面,导致设备的雷达天线盒(地面耦合天线)无法准确与隧道表面接触,进而导致雷达天线盒(地面耦合天线)与隧道表面之间存在空腔,雷达信号穿过空气或塑料等材质时通常不会对信号产生太大影响,但是若雷达信号经过空气间隙时,雷达信号在不同介质之间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若雷达与探测面之间存在空气间隙,会在空气与探测面之间形成额外的反射界面,信号在空气间隙与探测面之间多次反射,形成多路径效应,从而影响雷达信号的传播和接收,使雷达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用雷达天线检测机器人,包括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壳(1),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壳(1)之间铰接有第二固定壳(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传动带(11),所述第一传动带(11)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壳(2),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壳(1)上共同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11)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固定壳(2)内固接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固接有等距分布的电动伸缩杆(13)和等距分布的拉簧(14),等距分布的所述拉簧(14)远离相邻所述固定板(12)的一端共同固接有传动板(15),所述传动板(15)与相邻所述电动伸缩杆(13)的伸缩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用雷达天线检测机器人,包括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壳(1),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壳(1)之间铰接有第二固定壳(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传动带(11),所述第一传动带(11)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壳(2),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壳(1)上共同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11)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固定壳(2)内固接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固接有等距分布的电动伸缩杆(13)和等距分布的拉簧(14),等距分布的所述拉簧(14)远离相邻所述固定板(12)的一端共同固接有传动板(15),所述传动板(15)与相邻所述电动伸缩杆(13)的伸缩端挤压配合,对称分布的所述传动板(15)之间固接有雷达探测器(16),所述雷达探测器(16)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13)均电连接的重力感应模块,所述雷达探测器(16)套设有环形套(17),所述环形套(17)与所述第二固定壳(2)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壳(2)转动连接有矩形分布的摩擦轮(18),所述摩擦轮(18)与所述第一传动带(11)传动配合,所述摩擦轮(18)与所述环形套(17)传动配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两组对称分布的电动轮(21),两组所述电动轮(21)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固定壳(1)内,每组对称分布的所述电动轮(21)共同套设有传动皮带(22),所述传动皮带(22)与所述第一传动带(11)固接,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固定壳(1)内共同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用于辅助所述传动皮带(22)与墙面贴合;所述环形套(17)与所述雷达探测器(16)上下面对应的部分,一部分的截面为弧形,另一部分的截面为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雷达天线检测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有对称分布的连通管(3),对称分布的所述连通管(3)分别固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固定壳(1)的外侧,对称分布的所述连通管(3)共同连通有吸风件(31),所述第一固定壳(1)内部固接有第三固定壳(32),所述连通管(3)穿过相邻的所述第一固定壳(1)与相邻的所述第三固定壳(32)连通,所述第三固定壳(32)套设有第二传动带(33),所述第二传动带(33)上固接有等距分布的固定管(34),所述固定管(34)与相邻的所述第三固定壳(32)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壳(1)固接有矩形分布的传动轴(35),所述传动轴(35)与相邻的所述电动轮(21)传动配合,所述传动轴(35)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传动带(33)传动配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兆荣,韩侃,梁栋,李永强,张启斐,李剑,赵守全,吴红刚,杲斐,崔雍,武小鹏,杨明,李继光,殴长城,赵常要,靳月清,窦顺,卢松,杨昊天,陈熹,李慧,郭瑞琪,蒋育华,王伟星,孟进宝,张永康,陈宁春,王瑜,赵永虎,刘锟,褚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