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497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8 20: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填充块体单元,数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在各开挖层沿开挖深度方向依次拼接,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包括中心块体和围绕所述中心块体四周并与所述中心块体活动连接的外围块体,所述中心块体与所述外围块体组装形成所述填充块体单元,以使在抽拉首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的中心块体时,带动所述外围块体整体拉出,同步带动沿开挖深度方向的各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呈链式连接状态拉出;本申请可用于试验模拟地下洞室群多期分层的开挖方式对围岩安全性的影响等问题,得到开挖扰动较小的围岩安全性监测数据,更进一步准确分析围岩破坏机理及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地下洞室群模型试验,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受各种复杂天然因素影响,水利水电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为当今地下工程中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地下洞室群施工安全往往采用多期分层开挖方式;物理模型试验可以比较直观、定性或定量的反映地下洞室群在不同的开挖深度、时机,天然岩体的受力特性,观察并研究围岩内的变形与破坏等现象。

2、现有地下洞室物理模型试验开挖方式普遍采用人工挖掘、预制整体模型进行推拉等方法,在施加荷载后进行开挖,容易出现填充块体卡死、崩解、无法正常取出等问题;同时开挖深度、时间以及范围无法有效控制,无法真实反映实际开挖过程,进而对围岩的破坏现象的本质和机理与实际不完全一致,影响试验结果指导意义,因此,亟需一种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试验的链式填充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及其设计方法,用于试验模拟地下洞室群多期分层的开挖方式对围岩安全性的影响等问题,所述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块体单元,数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在各开挖层沿开挖深度方向依次链接,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包括中心块体和围绕所述中心块体四周并与所述中心块体活动连接的外围块体,所述中心块体与所述外围块体组装形成所述填充块体单元,以使在抽拉首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的中心块体时,带动所述外围块体整体拉出,同步带动沿开挖深度方向的各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呈链式连接状态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体具有第一表面及沿开挖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中心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块体单元,数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在各开挖层沿开挖深度方向依次链接,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包括中心块体和围绕所述中心块体四周并与所述中心块体活动连接的外围块体,所述中心块体与所述外围块体组装形成所述填充块体单元,以使在抽拉首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的中心块体时,带动所述外围块体整体拉出,同步带动沿开挖深度方向的各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呈链式连接状态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体具有第一表面及沿开挖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中心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表面,以使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各侧面形成倾斜面,在所述中心块体四周的倾斜侧面上分别连接有与倾斜侧面相贴合的所述外围块体,以使所述中心块体与所述外围块体组装形成长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块体包括贴设于所述中心块体顶部倾斜侧面上的第一楔形块体、贴设于所述中心块体底部倾斜侧面上的第二楔形块体、贴设于所述中心块体沿开挖宽度方向一侧部倾斜侧面上的第三楔形块体、贴设于所述中心块体沿开挖宽度方向另一侧部倾斜侧面上的第四楔形块体以及沿开挖宽度方向向两侧延伸并分别与所述第三楔形块体、第四楔形块体的外壁贴合连接的第五块体和第六块体,其中,所述第一楔形块体、所述第二楔形块体、所述第三楔形块体和所述第四楔形块体通过榫卯连接并围合在所述中心块体四周,所述第五块体和所述第六块体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中心块体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地下洞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文周跃飞王耀余记远王龙杨利杨凡杰周辉张勇智何广源韩宇豪李晗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