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488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8 20: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涉及充电器外壳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组件和防摔组件,且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壳盖,所述防摔组件位于散热组件内部,且防摔组件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防摔组件顶端固定连接于上壳盖底端。本技术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通过通风网位置的连通结构,使用装置时,自然风从通风网进入,先通过散热组件两侧固定连接的散热片,进行初步散热,自然风再通过壳体与散热组件之间形成的通风腔,将装置内部产生的热量带出至另一个通风网,防护板固定于散热组件另外两侧,防止灰尘落入电路板,同时通风降低电路板周边温度,使装置有效提高散热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外壳结构,具体是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1、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的充电设备。充电器是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在充电器连接电源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一部分的电能会转化成热能,这部分热能会使充电器发热甚至发烫,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会将充电器中的元件置于高温工作环境中进而损坏元件,甚至影响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2、目前的充电器外壳结构体积不断缩小,散热越来越困难,在狭小的空间内充电器的散热性能一般,单纯依靠开孔散热,外壳结构的壳体也未对散热性能做进一步改进设计,导致灰尘进入,并且充电器容易经常摔坏,鉴于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组件和防摔组件,且壳体顶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组件(2)和防摔组件(3),且壳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壳盖(4),所述防摔组件(3)位于散热组件(2)内部,且防摔组件(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5),所述防摔组件(3)顶端固定连接于上壳盖(4)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一侧开设有槽位,且壳体(1)底端内部中心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有插头(6),所述插头(6)一端与电路板(5)在壳体(1)内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边缘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摔块(7),且防摔块(7)为弧形状,所述壳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组件(2)和防摔组件(3),且壳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壳盖(4),所述防摔组件(3)位于散热组件(2)内部,且防摔组件(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5),所述防摔组件(3)顶端固定连接于上壳盖(4)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一侧开设有槽位,且壳体(1)底端内部中心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有插头(6),所述插头(6)一端与电路板(5)在壳体(1)内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边缘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摔块(7),且防摔块(7)为弧形状,所述壳体(1)两侧框架内均固定连接有通风网(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片(9)和防护板(10),所述散热片(9)位于散热组件(2)两侧,且散热片(9)一侧靠近通风网(8),所述防护板(10)固定连接于散热组件(2)另外两侧,所述散热片(9)与防护板(10)连接处均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亿达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