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龙超专利>正文

一种极低氧无氧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478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低氧无氧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前期炉体准备:T2铜洗炉1次,洗炉重量900kg,保温、拉铸完。(2)原料预处理:采用纯度Cu%≥99.99%的阴极铜,采用机械喷砂的方式去除氧化层,并在60min以内投入熔炉。(3)熔炼:将阴极铜升温熔化至最后一片时,使用烘干后的木炭覆盖,厚度≥5cm,升温至1200±10℃,保温25min后去除木炭,使用三氧化二硼覆盖,厚度≥5cm。保温20min~30min后。以1L/min的速度向溶液中通入纯度为99.999%干燥的N2进行保护并除残余的氧气;(4)浇铸:控制温度在1150~1160℃时,采用重力连铸、定向冷却的方法,(5)热挤压成型;(6)酸洗及液压拉拔:(7)校直、定尺。即得所需常温下,电导率≥100%IACS,氧含量≤3ppm的无氧铜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极低氧无氧铜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对铜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极低氧无氧铜材料具有较高的相对导电率≥99%,强度高,塑性好,电导率高,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配件和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及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汽车、摩托车配套电机的换向器等。目前研究学者对该极低氧无氧铜材料进行了研究,无氧铜是一种高纯度材料,与普通铜材相比价格较高,加工工艺十分繁琐,生产成本较高。

2、因此,能否提供一种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性能优异的极低氧无氧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提高导电率的同时,还能有良好的切削性、耐大气腐蚀性,实现其应用的扩展、满足市场需求,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极低氧无氧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既能提供一种既能满足高导电率、加工性能好,又能够满足种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性能优异的极低氧无氧铜材料的制备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低氧无氧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前期炉体准备:T2铜洗炉1次,重量900kg,保温、拉铸完。(2)原料预处理:采用Cu%≥99.99%的阴极铜,使用机械喷砂的方式去除氧化层,保持原料的干燥。(3)熔炼:将处理后的阴极铜在60min以内投入熔炼炉中,使用木炭覆盖剂覆盖保护下升温熔化;木炭厚度≥5cm,待阴极铜完全熔化后,升温至1200±10℃,保温25min后去除木炭,使用三氧化二硼覆盖,厚度≥5cm。 (4)浇铸:以及1L/min的速度向浇铸溶液中通入99.999%干燥的N2进行保护并去除残余的氧气。浇铸前多次烘烤炉头和结晶器,控制铜液温度在1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低氧无氧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前期炉体准备:t2铜洗炉1次,重量900kg,保温、拉铸完。(2)原料预处理:采用cu%≥99.99%的阴极铜,使用机械喷砂的方式去除氧化层,保持原料的干燥。(3)熔炼:将处理后的阴极铜在60min以内投入熔炼炉中,使用木炭覆盖剂覆盖保护下升温熔化;木炭厚度≥5cm,待阴极铜完全熔化后,升温至1200±10℃,保温25min后去除木炭,使用三氧化二硼覆盖,厚度≥5cm。 (4)浇铸:以及1l/min的速度向浇铸溶液中通入99.999%干燥的n2进行保护并去除残余的氧气。浇铸前多次烘烤炉头和结晶器,控制铜液温度在1150~1160℃时,铜液以一定的流速采用重力连铸、定向冷却的方法。(5)挤压:将步骤(4)所得的极低氧无氧铜铸锭放入感应加热炉中,加热至800±25℃,保温30min后,以40%的挤压速度进行水封挤压变形加工。(6)酸洗和液压拉拔,对于步骤(5)所得挤压坯料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龙超
申请(专利权)人:侯龙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