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477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结构分上、下部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角度调节组件(2)、测量装置(3)及固定装置(4);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有支撑板,所述角度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于下部结构支撑板下方的合页(21)、螺纹杆件(24)及套接于其上的用于调节支设角度的第一螺母(25)和用于固定支撑板的第二螺母(26)。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螺母(25),控制支撑板与模板贴合,实现所需支设角度,再通过固定装置(4)固定,达到模板支设的目的,测量装置(3)可实时获取支设角度并及时校正。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对不同角度的模板进行支设,且支设结构搭建时模板的角度及定位准确,墙体的浇筑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建筑工程中需要用到模板,例如,木模板、钢模板、定型组合模板等;模板作为新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型,在使用时需要用到模板支设装置对其进行支撑固定,目前所用的建筑模板中直墙体模板较多。

2、如专利文献cn105822056b提供一种剪力墙模板支设,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模板以及位于两个侧面模板之间的端面模板,端面模板垂直于侧面模板,端面模板上安装有加固组件,每个侧面模板的外侧安装有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撑组件;剪力墙模板支设还包括连接组件,支撑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侧面模板上,加固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于端面模板上。该剪力墙模板支设搭建时模板的定位准确,模板的碰角处不易出现错位的现象,墙体的浇筑质量高。

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也在快速发展,在有些特殊的艺术或写字楼的建设中往往会使用到不同角度墙体模板来建设斜面墙体,因而需要非直角墙体模板支设工具。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1)、角度调节组件(2)、测量装置(3)及固定装置(4);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环(23)的螺母(19)及用于固定所述螺母(19)的铆钉(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对侧板(12)中心开设的第一支撑板长圆孔(13),在第二支撑板(15)及第二支撑板对侧板(16)中心开设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1)、角度调节组件(2)、测量装置(3)及固定装置(4);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环(23)的螺母(19)及用于固定所述螺母(19)的铆钉(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对侧板(12)中心开设的第一支撑板长圆孔(13),在第二支撑板(15)及第二支撑板对侧板(16)中心开设的第二支撑板长圆孔(17),所述固定装置(4)的所述螺纹杆(42)通过所述长圆孔固定所述支撑组件(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适应多种支设角度的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开设的两个第一支撑板圆孔(14)及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5)上开设的四个第二支撑板圆孔(18);所述角度调节组件(2)的所述螺纹杆件(24)通过所述圆孔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魏巍韩俊李艳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