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封口装置和真空封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458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真空封口装置,包括真空封口架、顶升机构、顶升板、侧导向机构及封口机构;真空封口架包括多层层架和多层支撑连接柱,层架与支撑连接柱相间设置,上下相邻的两支撑连接柱之间设置一层层架,上下相邻的两层层架之间形成封口空间;顶升机构设置在封口空间内;顶升板设置在顶升机构上并由顶升机构将其顶起;侧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轴和导向座;封口机构设置在顶升板上并随顶升板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真空封口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真空封口架方便后期层数的增减和维护;通过设置顶升机构和侧导向机构,顶升机构的压力大,实现将顶升板平稳上升,实现将真空绝热板进行压紧,有效减少真空绝热板产生条纹和飞边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绝热板加工,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封口装置。


技术介绍

1、真空绝热板(vip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由于其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较薄的保温层厚度、较小的体积、较好的保温性能、良好的施工性能等优点,在家电、建筑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具有较大技术经济意义,真空绝热板有效提升了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2、在制作真空绝热板时,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对真空绝热板进行抽真空和自动封口的真空封口机,如申请号为202121066396.1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绝热材料真空封口机,其封口机机架是多层结构设计,每一层对应绝热板的预压和封口等动作,实现多组多片绝热板的预压和封口等动作。然而,该真空封口机机架通常为固定的,高度不可调节,不便于后期维护。且该真空封口机的上下压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其中下压板为固定板,用于承载所述待封口的真空绝热板;上压板与第二驱动件连动连接,以向着靠近下压板的方向移动,上压板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其升降,存在压力不足的现象,导致真空绝热板易产生条纹和飞边。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封口架、顶升机构、顶升板、侧导向机构及封口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包括底层架、中层架和顶层架,所述中层架与底层架之间形成第一封口空间,所述中层架设置为至少两组,相邻的两组中层架之间形成第二封口空间,所述顶层架与中层架之间形成第三封口空间,所述支撑连接柱包括下支撑连接柱、中支撑连接柱和上支撑连接柱,所述下支撑连接柱设置在底层架和中层架之间,所述下支撑连接柱与底层架和中层架锁固在一起,所述中支撑连接柱设置在相邻的两中层架之间,所述中支撑连接柱与相邻的两中层架锁固在一起,所述上支撑连接柱设置在中层架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封口架、顶升机构、顶升板、侧导向机构及封口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包括底层架、中层架和顶层架,所述中层架与底层架之间形成第一封口空间,所述中层架设置为至少两组,相邻的两组中层架之间形成第二封口空间,所述顶层架与中层架之间形成第三封口空间,所述支撑连接柱包括下支撑连接柱、中支撑连接柱和上支撑连接柱,所述下支撑连接柱设置在底层架和中层架之间,所述下支撑连接柱与底层架和中层架锁固在一起,所述中支撑连接柱设置在相邻的两中层架之间,所述中支撑连接柱与相邻的两中层架锁固在一起,所述上支撑连接柱设置在中层架和顶层架之间,所述上支撑连接柱与中层架和顶层架锁固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架包括底连接板、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一竖向加强板和第一倾斜加强板,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板固定在底连接板底部,所述第一竖向加强板固定在底连接板底部,并与第一横向加强板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倾斜加强板固定在底连接板底部,所述第一倾斜加强板与第一横向加强板和第一竖向加强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油囊和顶升油管,所述顶升油囊设置在封口空间内,在该封口空间内,所述顶升油囊上侧与顶升板底部接触,所述顶升油囊下侧与层架接触,所述顶升油囊内形成油腔,所述顶升油管设置在顶升油囊侧部并与油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与顶升板之间均匀并排设置多个顶升油囊,每一顶升油囊与一顶升油管连接,同一层中的多个顶升油管均与一油排连接;所述油排包括进油口、油通道和出油口,所述油通道一端与进油口连通,所述油通道另一端与出油口连接,所述出油口设置为多个,每一出油口与一顶升油管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囊和顶升气管,所述顶升气囊设置在封口空间内,在该封口空间内,所述顶升气囊上侧与顶升板底部接触,所述顶升气囊下侧与层架接触,所述顶升气囊内形成气腔,所述顶升气管设置在顶升气囊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辉江正林林礼煌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