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医疗领域,微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运送从微小分子到大分子的各类药物。微针能够穿透皮肤表层的角质层,同时巧妙避开表皮中敏感的神经和血管,实现无痛给药。目前,微针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多种药物的递送,尤其在肿瘤治疗、糖尿病管理、疫苗接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此外,一些微针产品已经商业化,如用于皮肤预处理的固态微针和医美用的玻尿酸微针。而随着微针研究和制造技术的进步,预计将在未来引发临床给药方式的重大变革。
2、可溶性微针是一种利用水溶性或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或糖类制成的微针,它们能够在皮肤内完全溶解或降解,释放内含的药物以发挥疗效。尽管可溶性微针在经皮递药效率上具有优势,但由于其在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较低,这限制了其在治疗上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为了突破这一局限,须通过主动控制手段提高药物的渗透深度和速度,从而使微针技术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治疗骨科疾病、深层肿瘤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医疗领域,例如,pei liu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带有氧气推进器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和设置在所述背衬层的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中的微针针体采用两段式结构,均包括针尖部和针尾部;其中,所述针尖部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和功效药物制备而成,所述针尾部与所述背衬层为镁颗粒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针尖部直径为5~20μm,所述微针的针尾部直径为100~400μm,所述微针的针体长度为500~800μm以及微针之间的间距为120~42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颗粒为镁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和设置在所述背衬层的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中的微针针体采用两段式结构,均包括针尖部和针尾部;其中,所述针尖部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和功效药物制备而成,所述针尾部与所述背衬层为镁颗粒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针尖部直径为5~20μm,所述微针的针尾部直径为100~400μm,所述微针的针体长度为500~800μm以及微针之间的间距为120~42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颗粒为镁粉末或者二氢化镁颗粒,且粒子直径为15~7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针尖部和微针的针尾部的高度比为3:7~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玮,展京美,宫海波,肖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卓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