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和极紫外脉冲光源技术

技术编号:432439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和极紫外脉冲光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脉宽固定的光脉冲;基于前述光脉冲,通过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增加涡旋相位,得到具备纵向轨道角动量的第一涡旋光脉冲;基于预设形式的光脉冲,通过在空间频率‑频率面施加涡旋相位,得到具备横向轨道角动量的第二涡旋光脉冲;使第一涡旋光脉冲和所述第二涡旋光脉冲的奇点聚集在气体靶的同一位置,得到高次谐波信号通过分光于极紫外光谱仪上观测到不同级次的高次谐波;通过从高次谐波中筛选目标级数对应的谐波,实现极紫外脉冲光的产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光源的轨道角动量的自由度、光源的信息传输能力稳定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时空光场的调控,尤其是涉及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和极紫外脉冲光源


技术介绍

1、具备轨道角动量(orbital optical momentum,oam)的涡旋光束,光学的轨道角动量的态的数目为无穷多个,在光通信、微粒子光学操作、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天文观测、衬度成像纤维等多个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2、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euv)辐射主要用于相干衍射成像、光电子能谱、天文学成像及光刻蚀等,相较于红外光源,极紫外光源具备更高的能量,更好的相干性与更精确的时间分辨率。

3、轨道角动量可以有不同的空间取向,分为平行于光脉冲传播方向的纵向角动量与垂直于光脉冲传播方向的横向轨道角动量,在目前的研究中,这两者虽然具有相似的性质,但往往被分离开作为两种光脉冲进行讨论。

4、综上,当前的轨道角动量的方向限制在垂直或平行于传播方向,空间自由度受限,极大地限制了对光子在频率和轨道角动量自由度上的开发与利用。


技术实现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涡旋光脉冲的获取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时空涡旋光场进行检测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形式的光脉冲为啁啾光脉冲。

5.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源,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涡旋光脉冲的获取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时空涡旋光场进行检测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形式的光脉冲为啁啾光脉冲。

5.一种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源,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空间轨道角动量取向可调的极紫外脉冲光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源陶致荣刘大伟罗代均达娜·加山尔庄骋轩杨光曹前范广宇詹其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