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消能减震,尤其涉及一种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
技术介绍
1、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技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该技术拥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装置构件层次集成了耗能与复位能力,可有效降低结构强震后的残余位移响应,在防震减灾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目前基于预压碟簧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的耗能系统通常采用平板耗能内芯,耗能内芯受压时对侧向约束部件有较高的约束刚度需求,通过增加板件的厚度对提高侧向约束部件的约束效果则非常有限。对于高承载力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内芯受压出现多波屈曲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会使侧向约束部件存在局部屈曲的风险,从而影响复位系统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支撑约束结构存在的支撑耗能内芯受压时对侧向约束部件具有较高的约束刚度需求并且减少约束部件产生局部屈曲的风险的技术问题,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约束件和设于所述外约束件内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外至少套设有一个碟簧装置,所述外约束件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挡块,所述碟簧装置位于任意两所述挡块之间,且所述碟簧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所述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芯板包括第一耗能件,所述第一耗能件包括第一屈服段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屈服段两端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屈服段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且所述第一屈服段和第一连接段之间设有由所述第一屈服段向第一连接段方向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约束件和设于所述外约束件内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外至少套设有一个碟簧装置,所述外约束件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挡块,所述碟簧装置位于任意两所述挡块之间,且所述碟簧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所述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芯板包括第一耗能件,所述第一耗能件包括第一屈服段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屈服段两端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屈服段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且所述第一屈服段和第一连接段之间设有由所述第一屈服段向第一连接段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的第一过渡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芯板还包括垂直设于所述第一耗能件的第二耗能件,所述第二耗能件包括第二屈服段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屈服段两端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屈服段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截面积,且所述第二屈服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设有由所述第二屈服段向第二连接段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的第二过渡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约束件包括第一约束组和第二约束组,所述第一约束组包括两相对布置的第一约束件,所述第二约束组包括两相对的布置的第二约束件,且所述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之间设有侧向约束板,两所述侧向约束板与所述第一屈服段设有间隙,且所述侧向约束板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耗能件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众,刘阳,钟沛杰,刘小娟,杨佳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