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277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17
本技术属于电子闹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挤压造成损伤影响观看效果的问题。包括防护外壳,防护外壳的内腔设有闹钟元件,闹钟元件的外围设有安装机构,闹钟元件的侧部安装有充电接口,防护外壳的侧部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活动板的转动机构,活动板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机构,该装置通过对转动机构进行调节,使得活动板可以转动至防护外壳的内腔前端,且此时的限位机构可以卡接在限位槽的内腔,进而完成对该装置的收纳,从而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携带,通过活动板对防护外壳进行密封,可以对闹钟元件进行防护,避免在携带的过程中对闹钟元件造成的挤压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闹钟,具体为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


技术介绍

1、闹钟是带有闹时装置的钟。既能指示时间,又能按人们预定的时刻发出音响信号或其他信号。闹钟的机芯结构主要有机械式和石英电子式两大类。其他如晶体管摆轮游丝式、音叉式等类型已很少用,通常置于台子上使用的称台式闹钟,主要为旅行使用的称旅行闹钟。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闹钟(公开号为cn218601693u),该专利将前壳和后壳之间的组装线覆盖,美化电子闹钟的外观,且可以减少螺丝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本技术的电子闹钟的生产组装过程的效率,但是该专利在携带时会使得电子闹钟的屏幕受到挤压而造成损伤,进而影响观看效果,且还会导致灰尘的附着,影响清晰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挤压造成损伤影响观看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通过对转动机构进行调节,使得活动板可以转动至防护外壳的内腔前端,且此时的限位机构可以卡接在限位槽的内腔,进而完成对该装置的收纳,不仅方便携带,还可以对防护外壳进行密封,避免在携带的过程中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包括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腔设有闹钟元件(9),所述闹钟元件(9)的外围设有安装机构,所述闹钟元件(9)的侧部安装有充电接口(8),所述防护外壳(1)的侧部设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活动板(2)的转动机构,所述活动板(2)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3)的两端转动套接在转动槽(5)的两侧,所述第二转动杆(14)的两端与防护外壳(1)的侧部相互转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包括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腔设有闹钟元件(9),所述闹钟元件(9)的外围设有安装机构,所述闹钟元件(9)的侧部安装有充电接口(8),所述防护外壳(1)的侧部设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活动板(2)的转动机构,所述活动板(2)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3)的两端转动套接在转动槽(5)的两侧,所述第二转动杆(14)的两端与防护外壳(1)的侧部相互转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板(16),所述第一转动板(16)的一端设有第三转动杆(18),所述第三转动杆(18)的两端外围均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块(17),所述第一转动块(17)的外围与第一转动板(16)的侧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随处适用的电子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转动套接在第三转动杆(18)中心外围的第二转动块(15),所述第二转动块(15)的外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协和杨成政王峰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依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