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186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管道,所述壳体包括集热片、后盖板、密封连接集热片和后盖板的边框,所述集热片是一整块片材,所述管道包括多个集热管和排管,所述多个集热管并排设于集热片上并与集热片连成一体,所述排管与各个集热管相接相通,每个集热管吸热后的水由排管输出。所述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采用一整块片材形式的集热片,不会产生任何热损失,而且多个集热管与集热片连成一体,使得太阳能照射到集热片后,能够将热能高效地传导至管道中;而且一整块片材形式的集热片不需要拼接工序,由此节省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一方面加大对能源的需求,引发能源危机,另一方面在常规能源的使用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为持续发展,全球各国力图摆脱对常规能源的依赖,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利用太阳能制备热水,环保、节能。 目前,大多采用真空管型热水器(含热管真空管型),平板型热水器和闷晒型热水器三大类。目前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产品的热损系数高,远远高于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热损系数u 〈3w/m、k,导致冬季得热量低。二是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未形成大规模生产,导致高质量的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的价格较高。但是,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具有耐压、寿命长,易组成二次回路系统等独有特点。其次是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易与建筑结合,易安装在屋顶上,建筑师在设计时也比较容易将它融于建筑之中。第三是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材料的可再生利用率高。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材料以铜铝为主,回收利用率高。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的产品热性能好。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的系统安全可靠,有效采光面积大。除此之外,在接受同等太阳能条件下,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占地面积小,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管与管之间有空隙,造成占地面积大。近年随着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一种不论是外观还是整体上都能同环境相协调的,易于建筑形成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器。而真空管式集热器因其自身结构受到了一定限制,在这点上平板型集热器有着真空管无比的优越性。 传统的平板型集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管道,壳体向阳采用集热片,该集热片通常由多块平板拼接而成,壳体内的管道用铁丝捆扎或铆接,也有采用锡焊或在结合缝隙中填充各种导热胶的。然而,这种拼接的集热片会产生热损失,而且管道的连接方式也会产生较大热阻,不利于有效地热传导,最后导致太阳能热转化效率低;另外,拼接方式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管道,所述壳体包括集热片、后盖板、密封连接集热片和后盖板的边框,所述集热片是一整块片材,所述管道包括多个集热管和排管,所述多个集热管并排设于集热片上并与集热片连成一体,所述排管与各个集热管相接相通,每个集热管吸热后的水由排管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采用一整块片材形式的集热片,几乎不会产生热损失,而且多个集热管与集热片连成一体,使得太阳能照射到集热片后,能够将热能高效地传导至管道中;而且一整块片材形式的集热片不需要拼接工序,由此节省制造成本。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发泡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后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片与管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片与管道组合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请参阅图1和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10。该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10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吸热壳体内的管道,壳体包括集热片22、后盖板24、密封连接集热片22和后盖板24的边框26。其中,集热片22是一整块片材,管道包括多个集热管32和排管34,多个集热管32并排设于集热片22上并与集热片22连成一体,排管34与各个集热管32相接相通,每个集热管32吸热后的水汇入排管34内,由排管34输出热水。 集热片22上密封地盖设一个超白低铁钢化玻璃21,钢化玻璃21采用高透射性超白低铁玻璃材料。钢化玻璃21也可以替换以压花超白钢化玻璃,通过在超白钢化玻璃表面压花,以提高玻璃的透过率。 本实施例中,集热片22采用0. 2毫米厚度的铜片,集热片22的宽度可在250 800mm内调整,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用。集热片22向阳面真空磁控溅射沉积有选择性吸收多层膜,该多层膜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红外反射膜层、两层吸收膜层和减反射膜层,其中红外反射膜层是沉积金属态铜质薄膜层,两层吸收膜层均是氧氮镍铬合金NiCrOxNy薄膜层,减反射膜层是介电态氧镍铬合金NiCrO,薄膜层,用巻对巻式磁控反应溅射镀膜方式镀膜。这种镀膜方式及其形成的吸收多层膜,改变了传统的氧化或喷涂工艺,提高了光热转换效率。该多层膜具有抗氧化、耐久,色泽一致性等优点,其太阳吸收率高于95%,红外发射率低于5%。 集热片22、多个集热管32、边框26及后盖板24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内设有聚氨酯发泡材料28。聚氨酯发泡材料主要是已混合的双组分聚氨酯(液态)。在聚氨酯发泡材料28形成过程中,聚氨酯发泡液在空间内反应、膨胀成型、逐渐形成填充满整个空间的泡沫,与集热片22、多个集热管32、边框26及后盖板24这些元件形成一体,实现整体成型。聚氨酯发泡材料28同时具备保温、防水、隔音、吸振等诸多功能;其保温性能卓越,是目前建材中导热系数最低(《0. 024,绿色环保无氟发泡技术)、热阻值最高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仅为发泡聚苯板的一半;并具有超强的自粘性能(无需任何中间粘结材料),与后盖板244和集热管22的粘结牢固;而且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对周围环境不构成污染。发泡成 型后,如图3所示,保温材料28的外形与后盖板24、多个集热管32、集热片22、边框26的形 状相对应,起到充分保温的效果。另外,如图l和2所示,多个集热管32的外壁设置有热防 辐射层29,例如,在多个集热管32的外壁上镀铝薄膜。 如图4所示,后盖板24可以是一次性冲压成型的外凸形的后盖,包括平底部242 和由平底部242边缘凸起的凸缘243,后盖板24通过凸缘243与边框26相接,例如,通过连 接凸缘243和边框26的螺钉27将后盖板24固定于边框26上。本实施例的后盖板24为 0. 3毫米厚的锌铁皮。后盖板24对应排管34的位置还开设有开口 245,以便每个排管34 的两端贯穿并伸出开口 245,方便与外部水管相连通。传统的后盖都是采用分离的结构,分 别包括相互分离的平底和侧壁,且都是直板式结构,这样容易产生渗漏,且不方便与建筑相 匹配。而本实施例的后盖板24采用一体式凸形结构,具有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并采 用镶嵌固定方式与边框26连接,保温、放水效果好。由于采用一次性冲压成型方式制成,因 而可以成型出异形结构的后盖板,以便与建筑的外形相结合。而且这种一体成型式后盖板 24具有良好的抗振抗弯等性能,本实施例中,集热器10的各元件可采用全金属结构,所以 也可以根据建筑物不同构造面直接作为异形(一定形状)的集热器结合处。 如图5所示,显示边框26具有幕墙式安装结构,其包括边框型材260,型材260对 应钢化玻璃21的位置设有一个钳口 262,以便钢化玻璃21嵌设于钳口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管道,所述壳体包括集热片、后盖板、密封连接集热片和后盖板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片是一整块片材,所述管道包括多个集热管和排管,所述多个集热管并排设于集热片上并与集热片连成一体,所述排管与各个集热管相接相通,每个集热管吸热后的水由排管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五奎唐伯宁王正军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