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铰链组件制造,具体为一种汽车铰链组件打磨夹持工装。
技术介绍
1、车门铰链(如图9所示)是汽车中最常见的铰链类型之一,车门铰链通常设计为坚固耐用的结构,能够承受车门的重量和使用频率,而为了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减小车门开合过程中的阻力,提高开启和关闭的顺畅度,则需要在安装车门铰链前,使用相应的夹持工装将其夹持送往打磨处,并对其下端面进行打磨处理,从而使得经过打磨平整处理的车门铰链金属表面更加平滑坚固。
2、目前在将车门铰链夹持送往打磨时存在以下问题:1、在对车门铰链进行夹持打磨时,夹具通常只能对单个的车门铰链进行夹持,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无法实现批量处理,增加生产时间和成本,而且由于每次只能夹持一个铰链,不同铰链之间的夹持力度和位置会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打磨的一致性和质量;2、在对车门铰链进行夹持打磨过程中,未对车门铰链上端未打磨处进行支撑,使得未支撑的部分容易因打磨的作用而发生变形,从而影响铰链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并且车门铰链未支撑的部分容易在打磨过程中产生振动或位移,导致打磨不均匀,影响打磨质量,进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铰链组件打磨夹持工装,包括冂型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冂型支座(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以及位于冂型支座(1)上方的支撑架(3),冂型支座(1)上设置有用于对多个车门铰链实施同步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铰链组件打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1)包括第一双向螺杆(411)、第一电机(412)和连接板(413),所述冂型支座(1)内部上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转动安装有第一双向螺杆(411),冂型支座(1)上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第一双向螺杆(411)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412),第一双向螺杆(4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铰链组件打磨夹持工装,包括冂型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冂型支座(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以及位于冂型支座(1)上方的支撑架(3),冂型支座(1)上设置有用于对多个车门铰链实施同步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铰链组件打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1)包括第一双向螺杆(411)、第一电机(412)和连接板(413),所述冂型支座(1)内部上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转动安装有第一双向螺杆(411),冂型支座(1)上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第一双向螺杆(411)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412),第一双向螺杆(411)上螺纹连接有前后对称的连接板(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铰链组件打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2)包括夹持滑板(421)、第一夹持块(422)和第二夹持块(423),所述冂型支座(1)内部下端滑动安装有前后对称且与对应的连接板(413)固定连接的夹持滑板(421),位于前侧的夹持滑板(421)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块(422),位于后侧的夹持滑板(421)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423),第二夹持块(423)与第一夹持块(422)配合夹持车门铰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铰链组件打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43)包括第一配合槽(431)、限位滑槽(432)和第二配合槽(433),所述第二夹持块(423)靠近第一夹持块(422)的一侧壁以线性阵列方式开设有若干第一配合槽(431),第一夹持块(422)靠近第二夹持块(423)的一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配合槽(431)一一对应的限位滑槽(432),前后对称的夹持滑板(421)上均以线性阵列方式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配合槽(4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铰链组件打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撑部(51)包括滑杆(511)、受力板(512)和电动推杆(513),所述冂型支座(1)上端贯穿开设有左右对称的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杆(511),左右对称的滑杆(511)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受力板(512),支撑架(3)上固定安装有伸缩端与受力板(512)固定连接的电动推杆(5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铰链组件打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部(52)包括下压块(521)、第二双向螺杆(522)、第二电机(523)、对位板(524)和抵压凹槽(525),左右对称的所述滑杆(511)下端共同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双向螺杆(411)下方的下压块(521),下压块(5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日东,周凯,陆博亚,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洪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