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品箱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130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07
本技术属于部品箱移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部品箱移动装置。其中包括输送架和升降架,输送架上层安装有上滑轨,输送架下层安装有下滑轨,输送架将部品箱输送至升降架,上滑轨靠近升降架的一侧低于远离升降架的一侧,下滑轨靠近升降架的一侧高于远离升降架的一侧,升降架底部安装有送出轨,部品箱沿送出轨滑入至下滑轨内,升降架上滑动安装有接收轨,接收轨与上滑轨倾斜角度相同,部品箱沿上滑轨滑入至接收轨内,接收轨垂直于水平面移动;解决现有技术下使用成本较高的AGV小车运输部品箱会增加生产线工人疲劳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部品箱移动,尤其涉及一种部品箱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汽车加工厂内,部品箱内通常存放有多个零件,每个部品箱都需要通过agv小车等设备运输至该零件的加工位置上,当存放零件的部品箱运输至零件安装区之后,需要通过人工搬运至工作台上,当部品箱内的零件全部被取出之后,就又需要将部品箱放回至agv小车上,工人在上下搬运部品箱的时候,经常需要弯腰搬运部品箱,这样就会增加作业的疲劳强度,同时agv小车单次运输的部品箱数量较少,经常会出现所需要的零件数量较多而单个agv的单次运输零件的较少的矛盾,如果使用较多的agv小车进行运输,就会导致生产线的成本增加,同时agv小车在厂区内自由移动,会增加撞击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品箱移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下使用成本较高的agv小车运输部品箱会增加生产线工人疲劳强度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部品箱移动装置,包括输送架和升降架,所述输送架上层安装有上滑轨,所述输送架下层安装有下滑轨,所述输送架将部品箱输送至所述升降架,所述上滑轨靠近所述升降架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升降架的一侧,所述下滑轨靠近所述升降架的一侧高于远离所述升降架的一侧,所述升降架底部安装有送出轨,所述部品箱沿所述送出轨滑入至所述下滑轨内,所述升降架上滑动安装有接收轨,所述接收轨与所述上滑轨倾斜角度相同,所述部品箱沿所述上滑轨滑入至所述接收轨内,所述接收轨垂直于水平面移动;当所述接收轨下移,所述接收轨的高位低于所述送出轨低位,工人通过开关能控制所述接收轨移动。

3、作为优选地,所述接收轨远离所述输送架的一侧安装有护栏,所述部品箱撞击在所述护栏上。

4、作为优选地,所述升降架上滑动安装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安装有所述接收轨,所述升降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托盘周向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套接在所述支撑柱内,所述升降架底部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垂直于水平面往复移动,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托盘底部,所述升降架上安装有所述开关,所述开关能控制所述伸缩杆移动。

5、作为优选地,所述部品箱移动装置还包括转向架和对接架,所述转向架上层滑动安装有第一转向台,所述转向架下层滑动安装有第二转向台,所述第一转向台和所述第二转向台垂直于水平面滑动,所述对接架上层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对接架下层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靠近所述转向架一端低于远离所述转向架的一端,所述第二滑轨靠近所述转向架的一端高于远离转向架的一端,所述对接架长度方向与所述输送架长度方向垂直;

6、所述第一转向台上侧形成有第一托举轨,所述第一托举轨与部品箱底部抵接,所述第一托举轨与所述上滑轨平行,所述第二转向台上侧形成有第二托举轨,所述第二托举轨与所述部品箱底部抵接,所述第二托举轨与所述下滑轨平行。

7、作为优选地,所述转向架内固定有第一定位轨,所述第一定位轨与所述第一托举轨垂直,所述第一定位轨平行于水平面并且与第一滑轨对接,所述第一定位轨与所述第一滑轨低位一侧对接,所述第一托举轨包括两条轨道,所述第一定位轨每条轨道包括三节,所述第一托举轨的轨道设置在三节所述第一定位轨形成的两组间隙内。

8、作为优选地,所述转向架内固定有第二定位轨,所述第二定位轨与所述第二托举轨垂直,所述第二定位轨与所述第二滑轨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轨与所述第二滑轨高位一侧对接,所述第二托举轨包括两条轨道,所述第二定位轨每条轨道包括三节,所述第二托举轨设置在三节所述第二定位轨形成的两组间隙内。

9、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高于所述下滑轨,所述下滑轨低位一侧接有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上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带动所述升降导轨垂直于水平面移动,所述升降导轨移动区间高位于所述第二定位轨。

10、作为优选地,所述升降导轨低位一侧的端部安装有阻止器,所述阻止器内第一限位杆伸出抵接在所述部品箱侧壁。

11、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上侧安装有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第二限位杆能伸出抵接在所述部品箱侧壁。

12、有益效果:带有零件的部品箱从上滑轨通过重力滑入至处于升起状态的接收轨上,之后工人可以拿取部品箱内的零件,之后升降架上的接收轨下降,之后部品箱就会与接收轨分离,部品箱就会与送出轨接触,部品箱就会向下滑轨低位的一侧倾斜,之后通过重力,部品箱沿送出轨向从下滑轨滑出,整个流程工人无需弯腰反复搬运部品箱,通过升降架上的接收轨上下移动,即可实现部品箱的接收与送出,节省工人体力,并且部品箱自身通过重力进行滑动,降低部品箱移动装置的设计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1)和升降架(2),所述输送架(1)上层安装有上滑轨(11),所述输送架(1)下层安装有下滑轨(12),所述输送架(1)将部品箱输送至所述升降架(2),所述上滑轨(11)靠近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所述下滑轨(12)靠近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高于远离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所述升降架(2)底部安装有送出轨(22),所述部品箱沿所述送出轨(22)滑入至所述下滑轨(12)内,所述升降架(2)上滑动安装有接收轨(21),所述接收轨(21)与所述上滑轨(11)倾斜角度相同,所述部品箱沿所述上滑轨(11)滑入至所述接收轨(21)内,所述接收轨(21)垂直于水平面移动;当所述接收轨(21)下移,所述接收轨(21)的高位低于所述送出轨(22)低位,工人通过开关能控制所述接收轨(21)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轨(21)远离所述输送架(1)的一侧安装有护栏,所述部品箱撞击在所述护栏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上滑动安装有托盘(23),所述托盘(23)上安装有所述接收轨(21),所述升降架(2)包括支撑柱(24),所述支撑柱(24)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托盘(23)周向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套接在所述支撑柱(24)内,所述升降架(2)底部固定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垂直于水平面往复移动,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托盘(23)底部,所述升降架(2)上安装有所述开关,所述开关能控制所述伸缩杆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品箱移动装置还包括转向架(4)和对接架(5),所述转向架(4)上层滑动安装有第一转向台(41),所述转向架(4)下层滑动安装有第二转向台(42),所述第一转向台(41)和所述第二转向台(42)垂直于水平面滑动,所述对接架(5)上层安装有第一滑轨(51),所述对接架(5)下层安装有第二滑轨(52),所述第一滑轨(51)靠近所述转向架(4)一端低于远离所述转向架(4)的一端,所述第二滑轨(52)靠近所述转向架(4)的一端高于远离转向架(4)的一端,所述对接架(5)长度方向与所述输送架(1)长度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4)内固定有第一定位轨(43),所述第一定位轨(43)与所述第一托举轨(45)垂直,所述第一定位轨(43)平行于水平面并且与第一滑轨(51)对接,所述第一定位轨(43)与所述第一滑轨(51)低位一侧对接,所述第一托举轨(45)包括两条轨道,所述第一定位轨(43)每条轨道包括三节,所述第一托举轨(45)的轨道设置在三节所述第一定位轨(43)形成的两组间隙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4)内固定有第二定位轨(44),所述第二定位轨(44)与所述第二托举轨(46)垂直,所述第二定位轨(44)与所述第二滑轨(52)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轨(44)与所述第二滑轨(52)高位一侧对接,所述第二托举轨(46)包括两条轨道,所述第二定位轨(44)每条轨道包括三节,所述第二托举轨(46)设置在三节所述第二定位轨(44)形成的两组间隙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52)高于所述下滑轨(12),所述下滑轨(12)低位一侧接有升降导轨(6),所述升降导轨(6)上连接有升降气缸(8),所述升降气缸(8)带动所述升降导轨(6)垂直于水平面移动,所述升降导轨(6)移动区间高位于所述第二定位轨(4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轨(6)低位一侧的端部安装有阻止器,所述阻止器内第一限位杆伸出抵接在所述部品箱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51)上侧安装有限位气缸(7),所述限位气缸(7)的第二限位杆能伸出抵接在所述部品箱侧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1)和升降架(2),所述输送架(1)上层安装有上滑轨(11),所述输送架(1)下层安装有下滑轨(12),所述输送架(1)将部品箱输送至所述升降架(2),所述上滑轨(11)靠近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低于远离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所述下滑轨(12)靠近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高于远离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所述升降架(2)底部安装有送出轨(22),所述部品箱沿所述送出轨(22)滑入至所述下滑轨(12)内,所述升降架(2)上滑动安装有接收轨(21),所述接收轨(21)与所述上滑轨(11)倾斜角度相同,所述部品箱沿所述上滑轨(11)滑入至所述接收轨(21)内,所述接收轨(21)垂直于水平面移动;当所述接收轨(21)下移,所述接收轨(21)的高位低于所述送出轨(22)低位,工人通过开关能控制所述接收轨(21)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轨(21)远离所述输送架(1)的一侧安装有护栏,所述部品箱撞击在所述护栏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上滑动安装有托盘(23),所述托盘(23)上安装有所述接收轨(21),所述升降架(2)包括支撑柱(24),所述支撑柱(24)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托盘(23)周向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套接在所述支撑柱(24)内,所述升降架(2)底部固定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垂直于水平面往复移动,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托盘(23)底部,所述升降架(2)上安装有所述开关,所述开关能控制所述伸缩杆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品箱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品箱移动装置还包括转向架(4)和对接架(5),所述转向架(4)上层滑动安装有第一转向台(41),所述转向架(4)下层滑动安装有第二转向台(42),所述第一转向台(41)和所述第二转向台(42)垂直于水平面滑动,所述对接架(5)上层安装有第一滑轨(51),所述对接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涛齐圣宇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