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基坑中隔墙快速拆除方法。
技术介绍
1、中隔墙作为软土区域超大基坑分坑施工的临时支护结构,有助于减轻基坑变形,降低超大基坑施工期风险有重要意义,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拆除。
2、传统的拆除方式是利用机器或镐头机凿除,存在施工效率低下、现场噪声振动机灰尘大,废料不好收集等缺点;而采取链条锯等切割手段时,存在切割到最后一刀(混凝土块体与周边中隔墙完全分离前),切割开的中隔墙容易倾倒或者左右晃动,安全风险高的问题,并且往往在切割最后一刀时,需要调用汽车吊用钢丝绳提前吊住中隔墙,这样的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中隔墙快速拆除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中隔墙拆除时,切割开的中隔墙容易倾倒或者左右晃动,安全风险高,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隔墙拆除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中隔墙划分:将待拆除的中隔墙划分为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中隔墙快速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中隔墙快速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拆除装置包括中隔墙与顶板,所述中隔墙上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所述顶板上沿中隔墙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上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铰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端部均铰接有伸入通槽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侧壁上开设有容纳顶板的凹槽,所述凹槽上下壁均设置有与顶板贴合的滚轮,所述滚轮的高度可调节;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条水平垂直于中隔墙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斜上方通过桁架连接有安装架,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中隔墙快速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中隔墙快速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拆除装置包括中隔墙与顶板,所述中隔墙上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所述顶板上沿中隔墙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上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铰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端部均铰接有伸入通槽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侧壁上开设有容纳顶板的凹槽,所述凹槽上下壁均设置有与顶板贴合的滚轮,所述滚轮的高度可调节;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条水平垂直于中隔墙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斜上方通过桁架连接有安装架,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驱动其移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底座上与滑动座上开设有位于滑轨之间的工作槽,所述安装架上关于工作槽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座,所述安装架上均设置与移动座连接的液压推动结构,相邻移动座的相向端均竖向滑动设置有提升板,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提升架,所述提升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提升板的牵引设备;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支撑杆,相邻提升板相向端面均设置有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相邻连接板的端部之间铰接有水平设置的双向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中隔墙快速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提升板相向端面上部均设置有若干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倾斜设置且首尾相抵的支杆,且相邻支杆相抵处均设置有支座,所述支杆端部与对应支座铰接;相邻提升板相向端面上部均开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两侧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林,何荣,秦笛,杨喻声,王伟,李子昂,苗峰,杨旭,陈瑞,赵宇超,陈锦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