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杆的设计技术,特别是一种连接在真空发生器与吸盘间用于起缓冲作用的缓冲杆,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回转轻量化的真空缓冲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用于真空发生器与吸盘间的缓冲杆的杆体多采用钢管制成,其重量相对较大,当大规模的集成在机头上时,会导到机头负载过重。目前,传统缓冲杆的杆体通常有两种设计:一种是杆可以回转的,其杆形多采用圆柱形结构。另一种是防回转的不回杆,其采用的是方形杆。方形杆的缺点是精度差,其安装的金属衬套耐磨性差,含铜,掉粉,易卡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重量轻、精度高、防回转、使用寿命长的一种防回转轻量化的真空缓冲杆。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防回转轻量化的真空缓冲杆,包括圆柱形的杆体以及外壳、内衬套和复位弹簧;杆体和外壳均由航空铝合金材料制成,内衬套的材料为聚甲醛,并且该内衬套和外壳采用模具注塑成一体;杆体中轴向贯通地加工有通气孔道,该杆体从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回转轻量化的真空缓冲杆,包括圆柱形的杆体(1)以及套设在外壳(2)内的内衬套(3)和复位弹簧(4);其特征是:所述的杆体(1)和外壳(2)均由航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内衬套(3)的材料为聚甲醛,并且该内衬套(3)和外壳(2)采用模具注塑成一体;所述的杆体(1)中轴向贯通地加工有通气孔道(1a),该杆体(1)从上至下由依次相连的螺纹段(11)、弹簧限位段(12)、缓冲导向段(13)和后尾段(14)组成;所述的复位弹簧(4)套装在内衬套(3)的套孔(3a)中用于为内衬套(3)提供弹性缓冲力,该复位弹簧(4)的内圈套装在杆体(1)的弹簧限位段(12)上;所述的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回转轻量化的真空缓冲杆,包括圆柱形的杆体(1)以及套设在外壳(2)内的内衬套(3)和复位弹簧(4);其特征是:所述的杆体(1)和外壳(2)均由航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内衬套(3)的材料为聚甲醛,并且该内衬套(3)和外壳(2)采用模具注塑成一体;所述的杆体(1)中轴向贯通地加工有通气孔道(1a),该杆体(1)从上至下由依次相连的螺纹段(11)、弹簧限位段(12)、缓冲导向段(13)和后尾段(14)组成;所述的复位弹簧(4)套装在内衬套(3)的套孔(3a)中用于为内衬套(3)提供弹性缓冲力,该复位弹簧(4)的内圈套装在杆体(1)的弹簧限位段(12)上;所述的螺纹段(11)上螺旋安装有底面与内衬套(3)的上端限位顶接相配合的气管接头(5);所述缓冲导向段(13)的外周面上轴向加工有用于防止内衬套(3)在上下移动时发生周向转动的防回转限位槽道(13a),所述内衬套(3)的套孔(3a)内壁上加工有凸起的用于与该防回转限位槽道(13a)滑动卡套相配合的防回转凸筋(3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转轻量化的真空缓冲杆,其特征是:所述内衬套(3)的上下两端均延伸出所述外壳(2)的上下两端形成有包塑在外壳(2)上下两端面上的环形防撞护板(31),所述的环形防撞护板(31)的板面上等弧度成型有多个凸起的撞击降噪点(31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回转轻量化的真空缓冲杆,其特征是:所述螺纹段(11)的直径小于弹簧限位段(12)的直径,所述弹簧限位段(12)的直径小于缓冲导向段(13)的直径,所述缓冲导向段(13)的直径小于后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