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升举模块及其控制方法和泥浆回收钻井技术

技术编号:432022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泥浆升举模块及其控制方法和泥浆回收钻井,涉及海上钻井技术领域,上返管自下而上设置有泥浆入口、第一进泥口、第二进泥口、第一出泥口、第二出泥口和泥浆出口,第一泥浆泵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第一进泥口和第一出泥口连通,第二泥浆泵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第二进泥口和第二出泥口连通,第一进泥口和第二进泥口之间的上返管内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进泥口和第一出泥口之间的上返管内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一出泥口和第二出泥口之间的上返管内设置有第三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泥浆举升模块,通过单独使用一台泥浆泵、串联或并联使用多台泥浆泵的方式,使泥浆举升模块能够适应更多复杂的工况,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钻井,特别是涉及泥浆升举模块及其控制方法和泥浆回收钻井


技术介绍

1、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工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泥浆举升泵提供动力,将上返至井口的泥浆通过上返管输送返回至钻井平台,并进行泥浆的回收和再利用,可解决泥浆污染海水的问题,同时实现双梯度钻井的功能。

2、中国专利cn208203191u中公开的一种基于循环钻井液的无隔水管快速取心钻进系统,钻井系统开始运行时,固控设备中的泥浆通过第一输送管线输送至钻杆内,自钻杆底部向上返回,经过重放锥后流出,并通过第三输送管线输送至第二输送管线内,最后在泥浆泵的驱动下送入至固控设备,形成了泥浆循环流通的通道,其中,第二输送管线即为上返管。但是,钻井平台的工况复杂,面对不同的工况时,该钻进系统中的第二输送管线仅作为泥浆上返的通道,并不能满足各种复杂情况中对上返管汇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种功能更多,能够适应更多工况,适用范围更广的泥浆升举模块及其控制方法和泥浆回收钻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浆升举模块及其控制方法和泥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浆升举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返管、第一泥浆泵和第二泥浆泵,所述上返管自下而上设置有泥浆入口、第一进泥口、第二进泥口、第一出泥口、第二出泥口和泥浆出口,所述泥浆入口用于井口模块连通,所述泥浆出口用于与水上模块连通,所述第一泥浆泵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泥口和所述第一出泥口连通,所述第二泥浆泵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泥口和所述第二出泥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泥口和所述第二进泥口之间的所述上返管内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进泥口和所述第一出泥口之间的所述上返管内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出泥口和所述第二出泥口之间的所述上返管内设置有第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浆升举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返管、第一泥浆泵和第二泥浆泵,所述上返管自下而上设置有泥浆入口、第一进泥口、第二进泥口、第一出泥口、第二出泥口和泥浆出口,所述泥浆入口用于井口模块连通,所述泥浆出口用于与水上模块连通,所述第一泥浆泵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泥口和所述第一出泥口连通,所述第二泥浆泵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泥口和所述第二出泥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泥口和所述第二进泥口之间的所述上返管内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进泥口和所述第一出泥口之间的所述上返管内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出泥口和所述第二出泥口之间的所述上返管内设置有第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升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入口下方的所述上返管上还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设置有排渣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升举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支管路,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泥浆入口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所述井口模块连通,所述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泥浆入口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文秦如雷冯起赠和国磊许本冲殷国乐高洁云王嘉瑞王林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