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岩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011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岩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热岩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基体层、绝缘层、发热层、保温层以及防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岩板的结构以及制备原料,在保证基体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通过设置绝缘层不仅能起到显著的绝缘作用,增加安全性,且绝缘层的成分优化后,还使得绝缘层也具有优异的导热效果,发热层的制备原料以及保温层的制备原料在热压后能发生交联,不仅能获得保温性能优异的保温层,且附着力高,不容易开裂。整体上能有效提高岩板的导热性能,且导热效果均匀且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热岩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岩板作为一种全新的材料,是在陶瓷薄板和陶瓷大板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个全新概念,既与陶瓷薄板、陶瓷大板有着大规格的共性,又在产品表现力上形成一定的区别。岩板经高温生成,莫氏硬度超过5级,耐刮、耐磨性能及其优越,是价值丰富细腻的石材纹理,使得岩板跨界应用于橱具、家具的优势突出,经久耐用。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岩板的多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发热岩板其中功能性岩板之一,可用作墙面、地面建材以及厨房台面等。现在技术中也存在较多宣称具有发热功能的岩板,但大部分岩板下铺设较厚的保温材料,不仅容易导致岩板破裂,还会影响岩板的吸热放热功能,使得其应用作为厨房台面板使用时,也会出现发热不均匀以及发热效果差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将发热装置以及岩板整合为一使用,通过热传递作用,使得岩板具有一定的发热效果,但是这种岩板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使用,保温性能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发热装置持续加热,不仅会损耗更多的电源来维持发热,成分高,还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岩板包括基体层、绝缘层、发热层、保温层以及防水层,所述基体层、所述绝缘层、所述发热层、所述保温层以及所述防水层依次连接,且所述发热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电极;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纤维素醚、聚丙烯酸钠以及木质素中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球土30份~35份、高岭土25份~30份、霞石13份~17份、白云石15份~20份、强塑砂13份~20份、三聚磷酸钠1份~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岩板,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岩板包括基体层、绝缘层、发热层、保温层以及防水层,所述基体层、所述绝缘层、所述发热层、所述保温层以及所述防水层依次连接,且所述发热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电极;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纤维素醚、聚丙烯酸钠以及木质素中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球土30份~35份、高岭土25份~30份、霞石13份~17份、白云石15份~20份、强塑砂13份~20份、三聚磷酸钠1份~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聚氨酯树脂25份~30份、石墨烯9份~15份、碳纳米管5份~6份以及分散剂1份~5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羟乙基纤维素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智勇赵昌朱洪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成丽厨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