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漱口水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1931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漱口水中的应用,属于口腔卫生技术领域。将溶菌酶经过单宁酸改性后,与葡萄糖、肉桂醛加热反应,制得改性溶菌酶;将积雪草、连翘叶、绿茶经过纤维素酶、发酵菌进行酶促发酵处理,分别收集益生菌,产物干燥,制得发酵产物;将改性溶菌酶和益生菌混合加热酶解,制得复合物,将复合物经过超声波协助加热处理,干燥,制得益生菌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益生菌组合物对致龋菌有很好的抑制、破坏以及竞争定殖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致龋菌对牙齿的损害,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清新口气等作用,添加制备得到漱口水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卫生,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漱口水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人类口腔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系统,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和营养供应,为口腔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定居、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口腔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多达700余种,除了包括各种细菌、真菌,还有病毒和支原体等。它们寄生在口腔粘膜、牙齿、舌头上以及唾液中,正常情况下,口腔菌群以错综复杂的共栖方式保持着各菌落间的相对平衡,微生物与宿主的机体之间也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维持着人体口腔的健康状态。一旦由于外在因素或者机体内部因素打破该平衡,口腔内各菌群失调,就会影响口腔健康,甚至会诱发各种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牙龈炎、口臭和口腔溃疡等。

2、过去,益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胃肠道领域,近几年来,益生菌开始应用于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成为口腔疾病防治技术研究的新兴领域。目前,已知的益生菌有近20种,可大致分为五类: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链球菌属以及其它细菌。其中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是最早被发现并研究的口腔益生菌。唾液链球菌也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溶菌酶经过单宁酸改性后,与葡萄糖、肉桂醛加热反应,制得改性溶菌酶;将积雪草、连翘叶、绿茶经过纤维素酶、发酵菌进行酶促发酵处理,分别收集益生菌,产物干燥,制得发酵产物;将改性溶菌酶和益生菌混合加热酶解,制得复合物,将复合物经过超声波协助加热处理,干燥,制得益生菌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单宁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溶菌酶的质量比为10-12:15-18:12-14:2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溶菌酶经过单宁酸改性后,与葡萄糖、肉桂醛加热反应,制得改性溶菌酶;将积雪草、连翘叶、绿茶经过纤维素酶、发酵菌进行酶促发酵处理,分别收集益生菌,产物干燥,制得发酵产物;将改性溶菌酶和益生菌混合加热酶解,制得复合物,将复合物经过超声波协助加热处理,干燥,制得益生菌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单宁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溶菌酶的质量比为10-12:15-18:12-14:25-30,所述活化反应的温度为0-4℃,时间为30-50min,所述室温搅拌反应的时间为12-15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葡萄糖、肉桂醛、单宁酸改性溶菌酶的质量比为10-12:5-7:25-30,所述加热搅拌反应的温度为65-75℃,时间为20-24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积雪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省卫卫路路刘东秀陈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