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国民经济、交通规划及河道规划等方面的高速发展,一些桥梁跨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或者因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及火灾等原因造成桥梁部分结构严重损坏,会出现拆除现有边跨或包含边跨的部分桥跨,再新建符合规划要求的边跨。或者因人为原因,连续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被切断,这些情形都会遇到负弯矩预应力钢束的处置。
2、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208396145u的一种可以整体张拉的扁形锚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锚板本体,所述锚板本体为长方体,沿着所述锚板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开有至少两个穿线孔孔,贴合于所述锚板本体并且沿着穿线孔的轴向方向设有束线仓。这种扁形锚板通过采用长方体的锚板本体结构,一方面在互相平行的平面上加工穿线孔更加方便,简化了本技术的制作工艺;另一方面各个穿线孔的中心线互相平行,在张拉钢绞线时可一次张拉完成,实现了钢绞线的整体张拉,避免钢绞线在张拉后产生应力分布不均的现象。
3、目前,处置方法主要为将损坏的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拆除后再重新进行穿束,对于压浆后的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处置难度大,不仅需对梁体进行开槽,还会对梁体产生不可恢复的缺陷,同时还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并延长了施工工期,同时不符合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为推广施工材料、废旧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需要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一组穿线孔一和穿线孔二,所述穿线孔一内均设有工作夹片一,所述工作夹片一均由夹片一和夹片二构成,所述穿线孔二内均设有工作夹片二,所述工作夹片二均由夹片三和夹片四构成,所述工作夹片一内均设有保留预应力钢筋,且夹片一和夹片二均共同夹紧保留预应力钢筋并填充于穿线孔一内,所述工作夹片二内均设有新增预应力钢筋,且夹片三和夹片四均共同夹紧新增预应力钢筋并填充于穿线孔二内。
3、优选地,所述穿线孔一和穿线孔二的一侧均分别开设有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内部的顶端均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钢片一和转动钢片二,所述转动钢片一远离保留预应力钢筋的一侧均固接有弹簧一,且弹簧一的另一端均与凹槽一的内侧壁固接,所述转动钢片二远离新增预应力钢筋的一侧均固接有弹簧二,且弹簧二的另一端均与凹槽二的内侧壁固接,所述保留预应力钢筋靠近凹槽一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一,所述新增预应力钢筋靠近凹槽二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二。
4、优选地,所述穿线孔一远离凹槽一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一,所述工作夹片一远离凹槽一一侧的底端均固接有定位块一。
5、优选地,所述穿线孔二远离凹槽二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二,所述工作夹片二远离凹槽二一侧的顶端均固接有定位块二。
6、优选地,所述工作夹片一远离凹槽一一侧的顶端均固接有挡片一,所述工作夹片二远离凹槽二一侧的底端均固接有挡片二。
7、优选地,所述夹片一和夹片三内侧均开设有一号摩擦纹,夹片二和夹片四内侧均开设有二号摩擦纹,且一号摩擦纹和二号摩擦纹的纹路方向相反。
8、优选地,所述穿线孔一的直径从底端至顶端逐渐变大,且穿线孔二的直径从底端至顶端逐渐变小。
9、有益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1、一、本技术通过将原梁内保留预应力钢筋及新增预应力钢筋分别放到连接器中,并利用工作夹片一和工作夹片二分别对其固定,而后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对连接完成后的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张拉后进行压浆,进而该结构可适用于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切断后处置利用,适用于整体箱梁、现浇板、t梁、小箱梁、空心板、工字梁等上部结构型式,可以有效处置被切断的负弯矩预应力钢束,该结构传力路径清晰,受力明确,结构安全,符合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原有结构的综合利用,创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大减少桥梁结构开槽及新建规模,大大减少项目资金投入。
12、二、本技术通过将工作夹片一和工作夹片二敲入穿线孔一和穿线孔二内,转动钢片一和转动钢片二受到保留预应力钢筋和新增预应力钢筋的挤压,分别收缩至凹槽一和凹槽二内,当转动钢片一和转动钢片二分别经过卡槽一和卡槽二时,在弹簧一和弹簧二的作用下,转动钢片一和转动钢片二的端部被分别弹入卡槽一和卡槽二内,从而有利于加强工作夹片一和工作夹片二在敲入穿线孔一和穿线孔二内后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工作夹片一和工作夹片二松动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包括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一组穿线孔一(2)和穿线孔二(3),所述穿线孔一(2)内均设有工作夹片一(4),所述工作夹片一(4)均由夹片一(41)和夹片二(42)构成,所述穿线孔二(3)内均设有工作夹片二(5),所述工作夹片二(5)均由夹片三(51)和夹片四(52)构成,所述工作夹片一(4)内均设有保留预应力钢筋(6),且夹片一(41)和夹片二(42)均共同夹紧保留预应力钢筋(6)并填充于穿线孔一(2)内,所述工作夹片二(5)内均设有新增预应力钢筋(7),且夹片三(51)和夹片四(52)均共同夹紧新增预应力钢筋(7)并填充于穿线孔二(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一(2)和穿线孔二(3)的一侧均分别开设有凹槽一(8)和凹槽二(9),所述凹槽一(8)和凹槽二(9)内部的顶端均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钢片一(10)和转动钢片二(11),所述转动钢片一(10)远离保留预应力钢筋(6)的一侧均固接有弹簧一(12),且弹簧一(12)的另一端均与凹槽一(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一(2)远离凹槽一(8)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一(16),所述工作夹片一(4)远离凹槽一(8)一侧的底端均固接有定位块一(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二(3)远离凹槽二(9)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二(18),所述工作夹片二(5)远离凹槽二(9)一侧的顶端均固接有定位块二(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夹片一(4)远离凹槽一(8)一侧的顶端均固接有挡片一(20),所述工作夹片二(5)远离凹槽二(9)一侧的底端均固接有挡片二(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一(41)和夹片三(51)内侧均开设有一号摩擦纹,夹片二(42)和夹片四(52)内侧均开设有二号摩擦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一(2)的直径从底端至顶端递增,且穿线孔二(3)的直径从底端至顶端递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包括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一组穿线孔一(2)和穿线孔二(3),所述穿线孔一(2)内均设有工作夹片一(4),所述工作夹片一(4)均由夹片一(41)和夹片二(42)构成,所述穿线孔二(3)内均设有工作夹片二(5),所述工作夹片二(5)均由夹片三(51)和夹片四(52)构成,所述工作夹片一(4)内均设有保留预应力钢筋(6),且夹片一(41)和夹片二(42)均共同夹紧保留预应力钢筋(6)并填充于穿线孔一(2)内,所述工作夹片二(5)内均设有新增预应力钢筋(7),且夹片三(51)和夹片四(52)均共同夹紧新增预应力钢筋(7)并填充于穿线孔二(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扁锚的预应力钢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一(2)和穿线孔二(3)的一侧均分别开设有凹槽一(8)和凹槽二(9),所述凹槽一(8)和凹槽二(9)内部的顶端均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钢片一(10)和转动钢片二(11),所述转动钢片一(10)远离保留预应力钢筋(6)的一侧均固接有弹簧一(12),且弹簧一(12)的另一端均与凹槽一(8)的内侧壁固接,所述转动钢片二(11)远离新增预应力钢筋(7)的一侧均固接有弹簧二(13),且弹簧二(13)的另一端均与凹槽二(9)的内侧壁固接,所述保留预应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威,王钰,余升友,刘昂,张新志,肖化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