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臂结构及重吊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738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02
本技术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吊臂结构及重吊船。其中包括吊臂主体和推拉装置,吊臂主体前端设置有锥形端,锥形端插接在船身外板的开孔内,锥形端前端形成有钩接处,船身内安装有推拉装置,推拉装置包括伸缩杆、连接件和挂钩,伸缩杆通过连接件与挂钩连接,挂钩能钩接在钩接处上,伸缩杆插接在气缸内,气缸推动伸缩杆往复移动,伸缩杆带动挂钩沿吊臂主体插接方向往复滑动;解决现有技术下吊臂插接在船身外板上的开孔的时候,插接过程较为费力,容易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尤其涉及一种吊臂结构及重吊船


技术介绍

1、在重吊船上为了防止船在吊装卸货时稳性不足,会在船身两侧配备防横倾浮箱,它通过提高横稳心高度从而防止船舶发生倾覆。船用防横倾浮箱主要包括三部分:浮箱、吊臂和连接锁紧装置。吊臂一端与浮箱锁紧连接,另外一端与船体结构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船体上。传统的浮箱与船体连接时由于船身外板的开孔较小,同时在吊机吊动吊臂插接船身时,船身在水面上容易出现晃动,所以就会导致吊臂在向开孔内插接的时候较为费力,同时由于开孔较小,所以吊臂在插接时以及拔出的时候,如果吊臂自身发生转动或者偏移,就会出现卡死在开孔内的现象,导致船身与吊臂接触的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最终使船身结构出现变形,进而就会使之后的吊臂无法从船身上顺利拆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臂结构及重吊船,解决现有技术下吊臂插接在船身外板上的开孔的时候,插接过程较为费力,容易卡死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吊臂结构,包括吊臂主体和推拉装置,所述吊臂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臂主体(1)和推拉装置(2),所述吊臂主体(1)前端设置有锥形端(11),所述锥形端(11)插接在船身(3)上外板(31)的开孔(10)内,所述锥形端(11)前端形成有钩接处(12),所述船身(3)内安装有所述推拉装置(2),所述推拉装置(2)包括伸缩杆(21)、连接件(22)和挂钩(23),所述伸缩杆(21)通过连接件(22)与所述挂钩(23)连接,所述挂钩(23)能钩接在所述钩接处(12)上,所述伸缩杆(21)插接在气缸(25)内,所述气缸(25)推动所述伸缩杆(21)往复移动,所述伸缩杆(21)带动所述挂钩(23)沿所述吊臂主体(1)插接方向往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臂主体(1)和推拉装置(2),所述吊臂主体(1)前端设置有锥形端(11),所述锥形端(11)插接在船身(3)上外板(31)的开孔(10)内,所述锥形端(11)前端形成有钩接处(12),所述船身(3)内安装有所述推拉装置(2),所述推拉装置(2)包括伸缩杆(21)、连接件(22)和挂钩(23),所述伸缩杆(21)通过连接件(22)与所述挂钩(23)连接,所述挂钩(23)能钩接在所述钩接处(12)上,所述伸缩杆(21)插接在气缸(25)内,所述气缸(25)推动所述伸缩杆(21)往复移动,所述伸缩杆(21)带动所述挂钩(23)沿所述吊臂主体(1)插接方向往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呈三角形,所述连接件(22)的顶角处形成有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转动安装在所述船身(3)上,所述第二连接点与辅助杆(24)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杆(24)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船身(3)上,所述挂钩(23)固定在所述辅助杆(24)上,所述第三连接点与所述伸缩杆(2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身(3)内形成有船舱(32),所述船舱(32)周向设置有舱壁(33),所述舱壁(33)上形成有所述开孔(10),所述舱壁(33)上的所述开孔(10)周向上安装有导向板(34),所述导向板(34)呈喇叭状并朝向所述外板(3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壁(33)一侧的所述开孔(10)孔壁呈锥形,所述锥形端(11)与所述开孔(10)贴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冠楠黄锦涛张云风陈毓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