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轴向游隙自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736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轴向游隙自调整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顶板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输出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底板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轴承共同连接有传动辊,所述连接板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架。本技术通过设计电机的作用,可驱动传动辊转动,通过插块与底板的插接,可将连接板与底板连接固定,从而可将传动辊结构进行安装使用,且通过水平推动推杆即可实现插块与底板的分离,从而方便对传动辊及转动辊的整体结构进行拆卸检修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游隙调整,具体为一种轴承轴向游隙自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1、关节轴承主要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设置于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轴承衬垫。在进行关节轴承的装配时,通常是将轴承内圈和轴承衬垫压入轴承外圈内,这样装配后,会出现轴承内圈被轴承外圈包紧的情况,导致轴承内、外圈之间没有游隙,即轴承内、外圈无法相对运动。因此在轴承内圈压入轴承外圈后,必须通过一道工序,调整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游隙达到合适数值,才能保证关节轴承的正常使用。

2、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795103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挤压式轴承游隙自动调整器,包括箱体,箱体上方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上方设置有用于调节关节轴承游隙的主动滚轮结构,主动滚轮结构上方设置有用于调节关节轴承游隙的从动滚轮结构,从动滚轮结构固定在调节结构下方,调节结构与安装架上方可拆卸连接,安装架下方通过螺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该装置通过控制面板可控制限位机构进行工作,当需要移动装置时,通过控制电动升降杆上升,使得电动升降杆带动防滑垫脱离地面,通过万向轮方便推动装置,方便对装置的位置和方向进行调节,当需要固定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轴向游隙自调整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与顶板(3)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4)输出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块(5),所述底板(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板(6),两个所述连接板(6)之间通过轴承共同连接有传动辊(7),所述连接板(6)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架(16),所述连接架(16)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辊(17),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轴向游隙自调整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与顶板(3)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4)输出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块(5),所述底板(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板(6),两个所述连接板(6)之间通过轴承共同连接有传动辊(7),所述连接板(6)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架(16),所述连接架(16)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辊(17),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与固定板(10)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1)输出端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方杆(12),所述方杆(12)与连接板(6)活动连接,所述方杆(12)的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与连接板(6)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3)的前后两端均啮合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与传动辊(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16)上设置有组合机构(8),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有连接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自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2)在底板(1)上呈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自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3)的内部开设有方槽(14),所述方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方杆(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轴向游隙自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鑫韩伦吕斌王彦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苏试海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