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万森专利>正文

运动风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731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视力保健功能的运动风筝装置,通过在普通风筝上加装可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如风车),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可视装置沿着风筝线在操纵者和风筝体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一种更具娱乐性的游戏和体育用具,而且,所述运动风筝可以让近视者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因关注可视装置(如风车)的运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视近-视中-视远的各种锻炼,对眼球的正常调节功能具有极大的促进、治疗作用;所述可视装置通过可开合的包围结构附着在风筝线上,通过风力或电池提供动力,甚至可以使用遥控装置来控制可视装置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型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器材,尤其是一种具有视力保健功能的运动风筝装置,通过 在普通风筝上加装可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如风车),对眼睛进行强迫视远调节锻炼,使 普通的风筝在健身益智、休闲娱乐的基础上,对用眼不科学造成的近视进行独特的保健、治 疗、康复。
技术介绍
风车, 一种利用风能产生动力的装置,广泛用于生产的各个方面,生活中也有很多风车 玩具或模型,为广大儿童和青少年所喜爱。其原理在于,当空气流动(风)经过风车的叶片时, 风车的叶片将空气流动方向对叶片产生的压力一部分转换为沿风车轴旋转的力,从而使风车 可以持续的旋转。风车的旋转方向及所获得的旋转力弓风车叶片与风的流动方向的夹角相关。风筝,是一种古今中外广泛流行的传统游戏工具和体育器材,它以风(空气的流动)为动 力,通过线控方式来操纵模型的飞行,亦为广大儿童和青少年所喜爱。风车和风筝均属十广泛流传的,具有相当群众基础的,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到 可以忽略的大众娱乐/体育运动工具。近视,顾名思义,是指眼睛只能看清楚较正常距离为近的物体,近视的原因有很多,如 遗传,食物结构,用眼习惯,工作环境等。不同的近视原因,其医学上的原理也不相同,其 中,有些是可逆的,尤其是眼球结构因后天的使用习惯而造成的改变。而对于大多数青少年 近视而言,大都属于这种假性近视。正丙如此,许多医疗或保健设备被用来治疗青少年近视,如各种磁疗,热疗仪,其原理 是通过磁或热的手段来消除眼部疲劳,以期恢复视力。这类设备,或多或少具有以下不足1. 属于保健型设备,对治疗近视和恢复视力意义不显著;2. 属于被动型设备,即:近视者在使ffl这些设备时,处于'病人'的角色,治疗过程枯 燥乏味,使用者会有一种'负担'的感觉,从而产生排斥的心理。3. 具有相当的成本,不宜广泛使用和推广;假性近视主要的医学解释为长时间的视近,引起眼球的适应性改变,失去了正常的调节能力,视远功能丢失或弱化。虽然,上述设备也强调治疗时远眺(视远),但远处的景物多是静止的,单调的,并且由 于近视的形成使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模糊不清,会让视远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失去远视效果, 故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运动风筝装置,通过将风筝和可视装置(如风车)两种器材进行 结合,可视装置(如风车)可以在放风筝的过程中,沿着风筝线在操纵者和风筝体之间移动, 从而形成一种更具娱乐性的游戏和体育用具,而且,所述运动风筝可以让近视者在放风筝的 过程中,因关注可视装置(如风车)的运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视近一视中一视远的各种锻 炼,对眼球的正常调节功能具有极大的促迸、治疗作用。技术方案一种运动风筝,包括风筝体,风筝线,操作者通过风筝线操纵风筝,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可以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所述可视装置,指可以被放风筝的人看见的装置,如风车,火箭模型,灯笼,卡通画片等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通过中空的轴装置附着在风筝线上,所述 风筝线从所述轴装置的中空部分穿过。所述中空的轴装置不一定是单独的装置,它可以是可视装置上的某一部分,只要满足具 有一孔径,风筝线可从中穿过,该孔径部分即可为所述的中空的轴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通过中空的环装置附着在风筝线上,所述 风筝线从所述环装置的中空部分穿过。所述可视装置可以具有l个或多个所述环装置,多个环 装置之间可以被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轴装置,所述风筝线环 绕在所述可旋转的轴装置上,利用风筝线与可旋转的轴装置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控制所述轴 装置的旋转,来控制可视装置沿风筝线的运动。所述可旋转的轴装置的轴一般与风筝线非缠 绕部分相互垂直或接近相互垂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通过滑轮装置附着在风筝线上,所述风 筝线通过弹性装置与滑轮紧密接触(如风筝线被弹性装置压在滑轮上),或者风筝线绕在滑轮 上,利用放风筝时风筝线所承受的拉力,使风筝线与滑轮紧密接触,所述可视装置可随滑轮 的转动而沿着风筝线运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包围风筝线的包围结构具有包围和非包围 两种状态,所述状态可被设置或/和固定。设计所述的结构,主要ffl于将可视装置安装在风筝 线上,所述非包围状态用于将风筝 放置于包围结构之中,所述包围状态用于将风筝线限制于包围结构之中,以实现可视装置沿着风筝线运动。所述包围结构指风筝线从可视装置中穿过,被可视装置用来"限定"其运动轨迹沿着风 筝线运动的那部分结构。该结构在可视装置沿风筝线运动时,对风筝线形成封闭或接近封闭 的包围,以避免风筝线从中"脱出"。在放风筝的过程中,风筝线由于一端在空中,连接着风筝体,另一段在操纵者手中,一 般在放线器上,而可视装置包围风筝线的包围结构一般孔径比较小(与线的粗细相似),基本 上不可能,也不方便将风筝线从包围结构的一段穿过到另一端,可行的办法是打开包围结构, 将风筝线放进去,再合上包围结构。安装时,将包围结构设置为非包围状态,这样,风筝线可以进入,然后,将包围结构设 置为包围状态,风筝线即处于包围结构中,可视装置得以沿着风筝线运动,而不至于失去轨 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可视装置沿风筝线向上运动的动力来自于电池或发电 装置。电池或发电装置产生的电力,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提供可视装置运动动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装置,操纵者通过遥控装置控制可视装置沿 风筝线的运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是风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可视装置沿风筝线向上运动的动力来自于空气流动对 风车叶片产生的压力。所述压力将导致直接的升力或导致风车的旋转,该旋转可以通过传动 装置来带动滑轮或转轴的旋转,甚至可以带动发电装置,产生电力。也就是说,风车即可以作为可视装置本身,也可以作为可视装置的动力产生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上具有发光装置或荧光装置,可以在晚 上或傍晚使用。当可视装置是风车时,发光装置或荧光装置可以随着风车的转动变换颜色。虽然木专利技术主要是以风车为例子,但该技术方案^^不仅仅适用于风车与风筝的结合,该 技术原理在所属
内可以无需创造的'移植'到其他可视装置上,使其他可视装置与 风筝相结合,形成各种具有娱乐性的新型器材。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运动风筝装置,结构简单,构思精妙,具有广泛的大众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 其成本低廉,即可大规模量产,也适宜6己动手制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运动风筝装置,具有良好的体育运动效果,不但使用者可以享受两种工具的 使用乐趣,吏可增添新的运动方式,开展围绕风车运动方式,速度,技巧以及风车样式等各 种益智活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运动风筝装置,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保健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寓治于玩, 更易于被青少年所接受。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可以形成以风筝为基础的,具有健身娱乐和视力保健,治疗 近视效果的多种运动器材和娱乐工具。附图说明-图l-a:普通风筝结构示意图,其中,200为风筝体,100为风筝线,300为收线器; 图l-b:本专利技术所述运动风筝结构示意图,其中,200为风筝体,100为风筝线,300为收线 器,500为可沿风筝线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风筝,包括风筝体,风筝线,操作者通过风筝线操纵风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以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万森
申请(专利权)人:杨万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