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落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6517 阅读:1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自动落纱装置,特别是借助凸轮组机构实现的机械式落纱装置。该落纱装置包括小车载体和落纱小车,落纱小车包括撬纱装置、拔纱装置、运纱装置、空管栽放装置。该装置可以代替人工完成落纱工序,缩短落纱时间,降低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可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落纱装置,特别是一种细纱机自动落纱及换空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除了一些技术先进的长锭细纱机(20世纪90年代后 期开始生产,成本较高的长锭细纱机)采用了集体落纱外,大量使用的 还是未配备集体落纱装置的细纱机,这些设备占到了整个细纱机市场的 95%以上,全部采用人工落纱,即将满纱管从细纱机的锭子上人工拔下、 收集,并换上新的空纱管的过程。由于纱管随锭子高速旋转,满纱管与 锭子之间会产生较大的粘合力,人工落纱需要很大的劳动强度。同时满 纱管落纱后,换上空纱管。落纱工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细纱机一般 锭数较多,需要工人数目也多,导致人工成本高。因此一般落纱工都由 年轻、身强力壮的女工担任,长期工作,会引起落纱女工慢性腱鞘炎、 腰肌劳损等职业病。近年来,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招工越来越困难, 纺织厂家都渴望有一种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自动落纱机来代替人工落 纱、收集及换空纱管。在这之前,也出现过圆盘拔纱、落纱的半自动落纱装置,但其拔纱 时会对锭子产生一个径向力,容易碰弯和损坏锭子,还经常损坏纱管和 成纱,并易造成油纱污染,目前,许多厂家都不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落纱、收集及换空纱管的生产率, 减少厂家用工成本及招工压力,提高生产厂家的自动化、连续化的水平, 提升企业整体形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落纱装置,该装置可以自动 代替人工完成落满纱、整齐收集满纱管及换空纱管的工序,大大縮短了落纱、整齐收集满纱管及换空管的时间,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并且可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若干台细纱机共用一台自动 落纱装置,当某台细纱机需要落纱时,该装置的落纱小车由小车载体提 前运送到需要落纱的细纱机车头或车尾,并与细纱机两面采用轨道导向 对接。当细纱机满纱并停机后,启动落纱小车开始按钮,落纱小车会沿 着细纱机两面导向向前运动,采用光栅检测自动与细纱机上两面锭子对 齐定位。落纱小车通过一整套凸轮组机构的配合运动,将一定数量的满纱管 一次撬松、夹紧、拔下、松开满纱管,并剪断满纱管的尾纱,接着采用 纱管运送机构、升降机构整齐地运送到落纱小车的落纱箱内;同时,空 管升降机构把该装置的空管箱中相同数量的空纱管顶升,利用摩擦轮把 多根空纱管经过斜坡轨道,输送到空管匣内,由空管挡杆机构挡住、停 在空管匣内。等拔下满纱管后,通过凸轮机构把装有多个空管的空管匣 运送到锭子上方,空管匣的挡杆打开,空管落到锭子上,为下一步纺纱 做好准备。 一个循环能完成多个满纱管的落纱、运送、整齐收集及换上 相同数量的空管等一系列动作。自动落纱机采取分段分工位一次完成多个满纱管的落纱、运纱及换 空管,每次完成一个工位。然后采用光栅定位再移至下一个工位进行重 复操作,直至全机落纱结束。最后该装置自动返回小车载体上,由小车 载运送到下一台需要落纱的细纱机的车头或车尾旁,再继续下一个循环, 实现连续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结果是,减轻落纱工人的劳动强度,縮短了落纱、换空管的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可实现自动连续化生 ^ 、、,:附图说明图1为带有落纱装置细纱机的俯视简图图2为撬纱装置示意图 图3为落纱夹纱装置示意图 图4为落纱升降装置示意图 图5为落纱平移装置示意图 图6为运纱装置示意图 图7为空纱管栽放装置示意图。 图屮I. 满纱管2.锭子3.撬纱板4.弹簧5.撬纱凸轮6.夹管齿轮 7.直线导轨8.夹管拉索9.夹纱复位弹簧 IO.夹管拉杆II. 夹纱板 12.升降凸轮 13.升降连杆机构 14.升降滑板 15.平移凸轮 16.平移连杆机构 17.平移回复弹簧18.平移拉索 19.剪刀 20.落纱滑道21.运纱槽22.运纱导向23.运纱档板 24.丝杠25.运纱升降连杆26.运纱升降齿轮27.运纱升降托架 28.落纱箱29.空纱管 30.挡筒杆机构 31.空管匣 32.平行 四杆机构33.斜坡面轨道34.摩擦轮 35.空管箱 36.顶升板 37.顶升导向杆具体实施例方式1. 本装置的小车载体运送及定位动作图示1中,该装置的落纱小车由 小车载体提前运送到需要落纱的细纱机车头或车尾,并与细纱机两面 采用轨道式导向对接。当细纱机满纱并停机后,启动落纱小车开始按 钮,落纱小车会沿着细纱机两面轨道导向向前运动,采用光栅与细纱 机上两面锭子对齐定位,完成落纱前的准备工作。2. 本装置落纱小车按照预定的程序动作,由凸轮组机构完成撬松、拔下、插换管动作,具体动作如下1) 撬纱动作在图示2中,撬纱板3在撬纱凸轮5的作用下,向前 运动;在与细纱机的锭子2接触后,同时利用撬纱板3斜面与锭子 2的配合向上运动,撬松锭子上的满纱管1,减小满纱管1与锭子2 之间配合摩擦力,便于满纱管1的拔取。待拔取完成后,撬纱板3 在弹簧4的作用下复位。2) 拔纱动作在图示3、 4、 5中,拔纱装置包括夹纱机构(图示3)、 升降机构(图示4)、平移运动机构(图示5)、剪刀机构等。撬松满 纱管后,夹纱机构在夹纱凸轮的作用下,夹管拉索8拉动夹管拉杆 10,拉动夹管齿轮6,夹管齿轮6啮合传动夹紧满纱管1(图示3)。 接着,在升降凸轮12的作用下,升降连杆机构13带动升降滑板 14、抬升夹纱板11上升,被夹持的满纱管1也随之上升,脱离锭 子2(图示4)。达到最高点后,在平移凸轮15带动下,通过平移连 杆机构16、拉动平移拉索18、夹纱板ll后撤,使满纱管l离开锭 子2的上方。同时升降机构夹着满纱管1向下运动,降到一定高度 后,夹紧复位弹簧9复位,松开满纱管1,满纱管1进入落纱滑道 20,完成拔纱动作(图示5)。3) 运纱动作在图示6中,满纱管1进入落纱滑道20,同时满纱管 1尾纱进入剪刀机构的纱线槽内,剪刀19在凸轮及拉索作用下,剪 断满纱管1的尾线,满纱管1滑入各自运纱槽21内,丝杠机构24 把载有满纱管1的运纱槽21运到运纱升降系统的上方,通过运纱 升降连杆25及运纱升降齿轮26作用,运纱升降托架27把满纱管1 顶入落纱箱28,落纱箱28内有挡块挡住满纱管1,使其不致落下。 这样满纱管1就整齐地排放在落纱箱28内。运纱槽21在丝杠机构 24作用下复位,运纱升降托架27也回到原来位置。4) 栽放空纱管在图示7中,空管升降机构的顶升板36抬升空管箱 35中的相同数量空纱管29,与摩擦轮34接触后,由摩擦轮34推 动空纱管29,空纱管29经过斜坡面轨道33,下落到空管匣31内, 由挡筒杆机构30挡住、停在空管匣31内。等完成拔纱动作后,在 运纱的同时,通过凸轮带动的平行四杆机构32把装有多个空纱管 29的空管匣31运送到锭子2上方时,挡筒杆机构30打开挡杆, 空纱管29落到锭子2上,为下一步纺纱做好准备。平行四杆机构 32在凸轮的带动下返回。73.完成撬松纱管、拔下纱管、插换空管动作后,本装置的落纱小车向前 运动,通过光栅定位,移至下一个工位,继续重复以上的撬、拔、插 及运等动作,连续不断循环工作,直至整机落纱完毕。权利要求1.一种细纱机自动落纱装置,一个周期内自动完成细纱机多个满纱管的落纱、整齐收集并换上相同数目的空纱管,其特征为该落纱装置包括小车载体和落纱小车,落纱小车包括撬纱装置、拔纱装置、运纱装置、空管栽放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纱机自动落纱装置,一个周期内自动完成细纱机多个满纱管的落纱、整齐收集并换上相同数目的空纱管,其特征为:该落纱装置包括小车载体和落纱小车,落纱小车包括撬纱装置、拔纱装置、运纱装置、空管栽放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祖斌王国高章国宏陈曦陈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今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