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
技术介绍
1、架空输电线路所经之处大都为旷野或丘陵、高山,输电线路长,遭遇雷击的机率较大。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雷击事故率居高不下。而直流线路因电压等级高,避雷器需要空气间隙才能保证避雷的有效性,因此需要通过支架来安装避雷器。现有的避雷器支架稳定性差,不利于安装。
2、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包括夹持组件、横担支架和支撑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单件和第二夹持单件,所述第一夹持单件连接电塔塔身和所述横担支架,所述横担支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单件的端部设有避雷器安装组件,所述避雷器安装组件用于安装直流避雷器,所述横担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夹持单件,所述第二夹持单件用于连接所述横担支架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远离所述横担支架的端部连接所述直流避雷器,用于支撑所述直流避雷器。
3、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单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螺栓连接配合实现夹持所述电塔塔身,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横担支架。
4、优选的,所述横担支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避雷器安装组件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横担支架。
5、优选的,所述避雷器安装组件包括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若干通孔,所述直流避雷器通过所述通孔可调节式安装在所述安装板。
6、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绝缘支撑柱,所述绝缘支撑柱一端通过第二夹持单件设置在所述横担支架上,另外一端连接所述直流避雷器,实现对直流避雷器的固定支撑。
7、优选的,所述横担支架的材质匹配所述电塔塔身。
8、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直流避雷器支架,通过夹持组件在电塔塔身上安装横担支架,在横担支架的端部上设置避雷器安装组件,通过避雷器安装组件和夹持组件实现安装直流避雷器,同时在横担支架上安装支撑组件,实现对直流避雷器的固定支撑。本技术可以保持直流避雷器稳定,安装方便,成本低,提高了直流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
1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组件、横担支架(1)和支撑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单件(2)和第二夹持单件,所述第一夹持单件(2)连接电塔塔身(3)和所述横担支架(1),所述横担支架(1)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单件(2)的端部设有避雷器安装组件(4),所述避雷器安装组件(4)用于安装直流避雷器(5),所述横担支架(1)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夹持单件,所述第二夹持单件用于连接所述横担支架(1)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直流避雷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避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单件(2)包括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所述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通过螺栓连接配合实现夹持所述电塔塔身(3),所述第二夹板(2.2)连接所述横担支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避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支架(1)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避雷器安装组件(4)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横担支架(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避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安装组件(4)包括若干安装板,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避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绝缘支撑柱(6),所述绝缘支撑柱(6)一端通过第二夹持单件设置在所述横担支架(1)上,另外一端连接所述直流避雷器(5),实现对直流避雷器(5)的固定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避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支架(1)的材质匹配所述电塔塔身(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避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组件、横担支架(1)和支撑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单件(2)和第二夹持单件,所述第一夹持单件(2)连接电塔塔身(3)和所述横担支架(1),所述横担支架(1)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单件(2)的端部设有避雷器安装组件(4),所述避雷器安装组件(4)用于安装直流避雷器(5),所述横担支架(1)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夹持单件,所述第二夹持单件用于连接所述横担支架(1)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直流避雷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避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单件(2)包括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所述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通过螺栓连接配合实现夹持所述电塔塔身(3),所述第二夹板(2.2)连接所述横担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晶,杜海强,徐明鸣,邹小华,瞿宗新,胡蓉,刘许凡,何洪波,杨泽稳,王威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