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秸秆为原料补料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628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秸秆为原料补料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酶解糖化、种子液制备、发酵、酸化;发酵期间流加补料培养基,所述补料培养基的原料配比为:每1000mL中,包括酶解糖化液400~600mL,玉米浆5~10g,牛血清白蛋白10~20g,磺化菜籽油5~10ml,其余为0.01~0.1M的PBS缓冲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流加补料培养基的各组分间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发酵制备L‑乳酸的糖酸转化率,同时能降低发酵过程中调节pH所需氢氧化钙的使用量,即耗碱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糖酸转化率达93%以上,耗碱量比理论值偏低6%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具体涉及一种以秸秆为原料补料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生物基塑料,可被广泛的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众多领域。与传统塑料不同的是,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废弃后可被土壤微生物自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聚乳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在一次性塑料制品领域实现对石化塑料的取代,为彻底消除白色污染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乳酸是合成聚乳酸的主要原料,若想实现聚乳酸的大规模推广使用,必须实现乳酸的低成本生产。乳酸按其旋光性可分为d-乳酸,l-乳酸和dl-乳酸三种,人体只能代谢利用l-乳酸;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倡使用l-乳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内服药,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dl-乳酸。因此,无论是作为聚乳酸的原料还是食品添加剂、内服药,都对l-乳酸的高效低成本生产有迫切需求。

2、目前生产l-乳酸主要有酶化法、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其中酶化法工艺复杂,化学合成法成本较高且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发酵法发展较早较为成熟,是目前生产乳酸主要的方法。但目前乳酸发酵的原料多为玉米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秸秆为原料补料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秸秆为芦苇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粉碎为粉碎至成1~3cm的颗粒;所述秸秆与水的质量比为1:(1~3);所述蒸汽爆破的条件为:爆破压力1.2~1.5MPa,维压时间10~25min;所述烘干是烘干至含水量≤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酶解液的浓度为40~60wt%;所述预处理料与酶解液体积比为50~250g:1000mL;所述纤维酶的酶活为30~50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秸秆为原料补料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秸秆为芦苇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粉碎为粉碎至成1~3cm的颗粒;所述秸秆与水的质量比为1:(1~3);所述蒸汽爆破的条件为:爆破压力1.2~1.5mpa,维压时间10~25min;所述烘干是烘干至含水量≤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酶解液的浓度为40~60wt%;所述预处理料与酶解液体积比为50~250g:1000ml;所述纤维酶的酶活为30~50fpu/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酶解糖化的条件为:使用ph调节剂将酶解液的ph调至4.5~5.5,50~60℃下180~250rpm时酶解48~72h;所述ph调节剂为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氨水、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的原料配比为:每1000ml,包括葡萄糖20~40g,酵母膏3~5g,氯化钠1~3g,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金悦周志豪卢文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首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