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堤防工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根据国家未来环境治理政策,河道整治与堤防工程将作为环境治理重点;对于堤防工程,防洪、亲水、景观和道路交通的兼顾备受重视,城市水域堤防工程发展空间广阔,但同时对堤防工程建造工期、施工工效和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堤防工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传统的堤防结构施工的实施模式为现场浇筑,需要现场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钢筋绑扎和植筋、模板安装及脚手架搭设,故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施工工期较长,浇筑质量无法保证;第二,堤防工程周边环境通常比较复杂,一方面受河道宽度、堤外有无河滩和既有道路、建筑物限制,堤防工程施工区域较为狭长,且施工面有限,另一方面,施工现场为露天作业,受到汛期和台风影响较大,工期无法得到保证。
2、因此,有必要至少提供一种可缩短工期且质量可靠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以及提供一种可缩短工期且质量可靠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用于对河道进行挡水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灌注桩结构、预制相间叠合梁、叠合路基板、预制挡墙及混凝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相间叠合梁包括悬挑叠合梁部、简支叠合梁部及连接工字钢,所述悬挑叠合梁部和所述简支叠合梁部沿水平方向呈间隔布置并形成安装间隔,且所述连接工字钢位于所述安装间隔内并连接于所述悬挑叠合梁部和所述简支叠合梁部之间,所述悬挑叠合梁部呈悬空地凸伸至所述河道的上方,所述简支叠合梁部位于所述第二外露钢筋的一侧,所述第一外露钢筋穿设于所述安装间隔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用于对河道进行挡水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灌注桩结构、预制相间叠合梁、叠合路基板、预制挡墙及混凝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相间叠合梁包括悬挑叠合梁部、简支叠合梁部及连接工字钢,所述悬挑叠合梁部和所述简支叠合梁部沿水平方向呈间隔布置并形成安装间隔,且所述连接工字钢位于所述安装间隔内并连接于所述悬挑叠合梁部和所述简支叠合梁部之间,所述悬挑叠合梁部呈悬空地凸伸至所述河道的上方,所述简支叠合梁部位于所述第二外露钢筋的一侧,所述第一外露钢筋穿设于所述安装间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上层混凝土部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层混凝土部下方的第一下层混凝土部、第二下层混凝土部,所述上层混凝土部位于所述预制相间叠合梁上方并用于将所述预制相间叠合梁、所述叠合路基板及所述预制挡墙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下层混凝土部填充于安装间隔内并覆盖所述第一外露钢筋和所述连接工字钢,所述第一下层混凝土部用于将上层混凝土部、所述预制相间叠合梁和所述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下层混凝土部连接于所述简支叠合梁部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二外露钢筋,所述第二下层混凝土部用于将所述上层混凝土部、所述预制相间叠合梁和灌注桩结构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叠合梁部的上方设有第一梁体钢筋,所述第一梁体钢筋插设于所述上层混凝土部内;所述简支叠合梁部的上方设有第二梁体钢筋,所述第二梁体钢筋插设于所述上层混凝土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支叠合梁部的一侧设有第三梁体钢筋,所述第三梁体钢筋插设于所述第二下层混凝土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相间叠合梁还包括梁体连接钢筋,所述梁体连接钢筋位于所述安装间隔并连接于所述悬挑叠合梁部与所述简支叠合梁部之间,且所述第一下层混凝土部覆盖所述梁体连接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冠梁钢筋笼,所述第一冠梁钢筋笼设置于所述安装间隔内并套设于所述第一外露钢筋上,所述上层混凝土部和所述第一下层混凝土部分别覆盖所述第一冠梁钢筋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冠梁钢筋笼,所述第二冠梁钢筋笼设置于所述简支叠合梁部的一侧并套设于所述第二外露钢筋上,所述上层混凝土部和所述第二下层混凝土部分别覆盖所述第二冠梁钢筋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型钢筋网片,所述成型钢筋网片设置于所述叠合路基板的上方,所述混凝土结构覆盖所述成型钢筋网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堤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包括预制单元及用于连接于河岸的钢筋混凝土,所述预制单元设有第一预留孔及预留半孔,所述第一预留孔和所述预留半孔均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预制单元,所述预留半孔设置于所述预制单元的侧壁上,左右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拼接并形成防护层,左右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的预留半孔拼接形成第二预留孔,若干个所述防护层沿上下方向叠放,上下相邻两所述第一预留孔相互正对并连通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刚,麦镇东,李文博,韩笑,许永峰,周书东,田锦虎,张彤炜,樊峥,田超祖,吴波,黄泽航,余沿波,沈悦,李宾鹏,林绮晴,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