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496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梁柱节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包括装配式钢柱、装配式钢梁、自复位结构和连接结构,自复位结构设置在装配式钢柱与装配式钢梁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到一起;自复位结构包括转动T型钢、转动角钢、碟形弹簧组和摩擦板;通过螺栓将转动T型钢转动角钢以及碟形弹簧组固定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现场装配均为干作业施工,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连接处传力路径明确,梁端剪力由梁、转动T型钢和转动角钢承担,梁端弯矩由盖板传递,节点受力可靠;遭受地震时,可将结构的变形和耗能集中在连接处,实现塑性铰外移,震后,结构无残余变形可实现自复位,并通过更换连接处的受损部件可以快速恢复结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梁柱节点,具体涉及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


技术介绍

1、在过去的地震工程研究中,为保证结构的地震响应在一定范围内,传统的设计方法主要是使结构构件保持弹性,但是基于弹性的设计方式很难控制构件的损伤情况。然而由于未来地震的震级无法被准确预知,传统的设计方法无法确保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以及产生的永久性残余变形,导致无法复位。因此,近年来地震工程的研究发展呈现从抗震、减隔震走向可恢复功能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核心区为自复位结构代替传统的装配式梁腹板开孔以及腹板开槽等削弱构造措施在实现塑性铰外移的同时依靠碟簧组和盖板提供节点的自复位能力,转动接触面之间设置摩擦板提供摩擦耗能能力,可以通过调节螺栓预紧力控制削弱大小,有效降低了节点的震后残余变形,增强了节点的耗能能力。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包括装配式钢柱、装配式钢梁、自复位结构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钢柱、装配式钢梁、自复位结构和连接结构,自复位结构设置在装配式钢柱与装配式钢梁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到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柱的一侧设有呈“工”字形的悬臂梁,悬臂梁的上下翼缘为带有多个螺栓孔A的第一斜面凸起,多个螺栓孔A对称布设;悬臂梁的中间腹板设有若干螺栓孔B,与装配式钢柱连接处的悬臂梁两侧分别贴合设置有加强钢板,加强钢板上对称设有若干螺栓孔C,螺栓将两个加强钢板与悬臂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钢柱、装配式钢梁、自复位结构和连接结构,自复位结构设置在装配式钢柱与装配式钢梁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到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柱的一侧设有呈“工”字形的悬臂梁,悬臂梁的上下翼缘为带有多个螺栓孔a的第一斜面凸起,多个螺栓孔a对称布设;悬臂梁的中间腹板设有若干螺栓孔b,与装配式钢柱连接处的悬臂梁两侧分别贴合设置有加强钢板,加强钢板上对称设有若干螺栓孔c,螺栓将两个加强钢板与悬臂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摩擦耗能自复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梁呈“工”字形,装配式钢梁与装配式钢柱连接端的上下翼缘设有与第一斜面凸起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伟宁田峰李焕然崔晓宇朱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