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佳美专利>正文

一种耐冲击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453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冲击电子标签,包括外壳和弧形沿,所述外壳横截面设为梯形,所述外壳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向外壳底部中心倾斜,所述外壳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横截面设为弧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膜与V形沿连接使安装板相对于外壳内壁处于柔性连接,避免外壳受到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芯片上,从而提高对芯片的保护能力,并且顶板将电子标签顶部受到冲击通过支撑板传递到上固定板顶部,对挤压弧形沿与V形沿,弧形沿与V形沿挤压变形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提高电子标签的耐冲击能力,传输芯片和报警芯片靠近V形沿,提高对芯片的保护能力,并缩短传输芯片与天线之间短接线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具体为一种耐冲击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1、电子标签,也称为射频识别(rfid)标签,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式数据传输的智能标签。它主要由芯片,天线,耦合元件组成,使用时通过阅读器,能够与电子标签的天线进行通信,从而读取或写入标签内的数据。这种技术具有远距离识别、多标签同时识别等优点。其中电子标签还存在一种抗金属标签,抗金属电子标签可以避免金属对电子标签在读取时的干扰,因此该种标签主要使用在金属环境下,如在物流运输中货物的金属托盘上,或者机械设备上。然而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路途存在颠簸,容易使物件之间晃动碰撞对电子标签造成冲击;

2、现有技术中为避免电子标签受到冲击带来的损害,会在内部增加气囊来减小冲击力带来的损害,如公开号为cn110880030a的一种耐冲击电子标签,该专利技术通过防护层和夹层给予标签本体一定的贴合保护性,在衔接套内一号气囊和二号气囊的作用下,对标签本体的四角位置有着较好的防护性,能够极大程度减小边角受到的冲击,同时通过定位块的重力作用,在标签本体掉落的过程中,较大概率令固定杆存在的一侧朝下与平面相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电子标签,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横截面设为梯形,所述外壳(1)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101),所述螺纹孔(101)向外壳(1)底部中心倾斜,所述外壳(1)顶部连接有顶板(102),所述顶板(102)横截面设为弧形,且从两侧长斜边(103)向中部顶板(102)的厚度逐渐增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沿(2),所述弧形沿(2)连接于外壳(1)内壁的四边,所述弧形沿(2)上端部连接有多个上固定板(3),且下端部连接有多个下固定板(4),所述上固定板(3)顶部连接有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顶部与顶板(102)中部连接,所述上固定板(3)一侧设有V形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电子标签,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横截面设为梯形,所述外壳(1)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101),所述螺纹孔(101)向外壳(1)底部中心倾斜,所述外壳(1)顶部连接有顶板(102),所述顶板(102)横截面设为弧形,且从两侧长斜边(103)向中部顶板(102)的厚度逐渐增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沿(2),所述弧形沿(2)连接于外壳(1)内壁的四边,所述弧形沿(2)上端部连接有多个上固定板(3),且下端部连接有多个下固定板(4),所述上固定板(3)顶部连接有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顶部与顶板(102)中部连接,所述上固定板(3)一侧设有v形沿(5),所述v形沿(5)上端点和下端点分别与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连接,所述v形沿(5)底部与顶部均连接有天线(501),所述v形沿(5)弯折点连接有连接膜(6),所述连接膜(6)中间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顶部镶嵌有传输芯片(701)和报警芯片(702),所述传输芯片(701)和报警芯片(702)均位于靠近v形沿(5)位置,所述传输芯片(701)与天线(50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501)呈矩形环螺旋排布在弧形沿(2)顶部与底部,且顶部与底部天线(501)的螺旋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4)之间连接有金属板(401),所述金属板(401)横截面设为v字形,且金属板(401)底部与外壳(1)内壁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3)底部连接有上冲击板(3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美陈心田
申请(专利权)人:王佳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