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介质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431451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介质及终端,包括:分别等效简化混合风电场群中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和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状态空间模型;根据混合风电场群内部的双馈风力发电场和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场耦合结构,将混合风电场群简化等效为包含多时间尺度耦合关系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将实际工况中的扰动因素引入非线性动态模型中,采用快慢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得出系统簇发振荡机理;根据系统簇发振荡机理,采用基于高阶微分器高精度跟踪特性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器模型对混合风电场群的簇发振荡进行抑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光滑的控制律以及不依赖受控系统精确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1、随着风力发电占比的不断攀升,风电场规模逐渐扩大,大量双馈风力发电机和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以集群形式接入电网,构成了含双馈风力发电机和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混合风电场群,在混合风电场群内部,双馈风力发电机和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存在机组间的动态交互,在扰动影响下会出现非线性振荡现象,可能造成电机转速的间歇振荡、撬棒电路损坏、风电脱网,从而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目前,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和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的非线性振荡问题,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线性分岔分析法方面,非线性分岔分析法对简单风电系统有较好的研究,但是实际工程应用中,各类电力电子器件的控制环节会给风电系统带来不同的扰动,当考虑风电系统外部扰动与系统内部不同类型发电机组运行下的时间尺度耦合关系时,风电系统出现振荡现象不能再采用单一的非线性分岔分析法。

3、而现阶段关于风电系统的非线性振荡控制主要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和滑模控制方法,但是反馈线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内容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等效简化后的混合风电场群中双馈风力发电场的状态空间模型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等效简化后混合风电场群中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场的状态空间模型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内容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等效简化后的混合风电场群中双馈风力发电场的状态空间模型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等效简化后混合风电场群中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场的状态空间模型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振荡的自适应高阶微分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风电场群簇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王琨魏占宏李江涛王波包艳艳林洁裴喜平裴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