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410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4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通过在主立柱和副立柱之间设置收卷辊和隔音帘,隔音帘通过收卷机构进行收卷或释放,收卷机构包括第一卷轮、第二卷轮、传动轴、收卷绳、蜗轮和蜗杆;第一卷轮固定套装在转轴上;传动轴分布在转轴的下方并与转轴平行,第二卷轮对应布置在第一卷轮的下方并固定套装在传动轴上;第一卷轮与第二卷轮之间设置有牵引绳;蜗轮固定套装在传动轴上;蜗杆转动设置在传动腔室中并与蜗轮啮合,蜗杆传动连接有手摇柄;本技术涉及施工降噪技术领域,在噪音区不需要进行降噪时,可将隔音帘收卷起来从而释放空间资源,以便于工人穿过噪音区进行物资搬运,提高了工地空间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物资运输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施工降噪,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升级,一些改造项目经常需要在居民区周围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噪音会极大地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睡眠,施工降噪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2、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建设不可移动的降噪墙来将整个施工工地围起来,从而降低噪音从施工工地中扩散出去,同时,也会将挖掘区、切割区、钻凿区等会产生巨大噪音的区域划分为噪音区,并对噪音区单独围设降噪墙,从而进一步减少噪音的传播,避免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但是市区内工地通常存在场地紧张的问题,将工地现场划分为多个单独的噪音区并用降噪墙进行单独围设,会占据大量的空间资源,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工人的穿行和运送物资,很多时候工人不得不在狭窄的通道内进行物资运输,或者绕较远的路段,十分不便,而且降噪区内并非全天持续产生噪音,而对其全天进行降噪的降噪墙形成了浪费,但对降噪墙进行拆除或者移动,又得在需要降噪时重新部署,带来额外的工程成本。

4、因此,需要一种在降噪区内不需要进行降噪时,能够处于开放状态来释放空间资源的降噪装置,以便于工人走动和运送物资。

5、基于此,研究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噪音区在不产生噪音时其降噪墙会占用空间资源而影响工人穿行和运送物资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包括主立柱、副立柱、收卷辊、隔音帘和收卷机构;

4、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间隔布置在地面上,主立柱和副立柱均为方立柱,主立柱具有传动腔室;

5、所述收卷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主立柱和副立柱之间,收卷辊水平布置在主立柱和副立柱的上部;所述隔音帘的上部卷绕设置在收卷辊上;

6、所述收卷机构分布在传动腔室内,收卷机构包括第一卷轮、第二卷轮、传动轴、收卷绳、蜗轮和蜗杆;

7、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传动腔室内,第一卷轮固定套装在转轴上;

8、所述传动轴分布在转轴的下方并与转轴平行,传动轴转动设置在传动腔室内;

9、所述第二卷轮对应布置在第一卷轮的下方,并固定套装在传动轴上;

10、所述收卷绳的上端卷绕设置在第一卷轮上,收卷绳的下端卷绕设置在第二卷轮上;

11、所述蜗轮固定套装在传动轴上;

12、所述蜗杆转动设置在传动腔室中并与蜗轮啮合,蜗杆的一端延伸出传动腔室并传动连接有手摇柄;

13、当第二卷轮带动第一卷轮转动时,收卷辊收起隔音帘。

14、进一步的,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相向的面上均水平间隔固定有两限位座,两限位座之间形成限位空间,隔音帘的下垂部分的两侧均位于限位空间中。

1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的上端面开设有限位槽,主立柱和副立柱上对应的限位座通过限位槽卡接连接有限位板。

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空间和限位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

17、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帘的下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挂孔;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相向的面上均固定有挂接座,挂接座分布在主立柱和副立柱的底部,挂接座上固定有与挂孔对应的挂钩。

18、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帘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配重件。

19、进一步的,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连续设置有多组并合围成矩形,主立柱和副立柱的顶部搭设有顶棚,顶棚上铺设有隔音板。

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技术通过在主立柱和副立柱之间设置收卷辊和隔音帘,隔音帘通过收卷机构进行收卷或释放,在噪音区不需要进行降噪时,可将隔音帘收卷起来从而释放空间资源,以便于工人穿过噪音区进行物资搬运,解决了噪音区在不产生噪音时其降噪墙会占用空间资源而影响工人穿行和运送物资的问题,提高了工地空间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物资运输的速度。

22、(2)本技术的主立柱和副立柱均为方立柱,其相对的面上设置有限位座、限位板、挂接座等限位结构,对隔音帘进行位置限制,避免风力等影响导致隔音帘无法正常下垂来进行降噪;而主立柱和副立柱相背的面上并没有设置其它结构,以便于降噪装置连续布置来合围噪音区,也便于本技术中的降噪装置与其它现有降噪装置配合使用;此外,方立柱的设计也能够允许降噪装置搭设降噪顶棚,从而全方位进行降噪,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柱、副立柱、收卷辊、隔音帘和收卷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相向的面上均水平间隔固定有两限位座,两限位座之间形成限位空间,隔音帘的下垂部分的两侧均位于限位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的上端面开设有限位槽,主立柱和副立柱上对应的限位座通过限位槽卡接连接有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空间和限位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帘的下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挂孔;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相向的面上均固定有挂接座,挂接座分布在主立柱和副立柱的底部,挂接座上固定有与挂孔对应的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帘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配重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连续设置有多组并合围成矩形,主立柱和副立柱的顶部搭设有顶棚,顶棚上铺设有隔音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柱、副立柱、收卷辊、隔音帘和收卷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相向的面上均水平间隔固定有两限位座,两限位座之间形成限位空间,隔音帘的下垂部分的两侧均位于限位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的上端面开设有限位槽,主立柱和副立柱上对应的限位座通过限位槽卡接连接有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空间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振沈国龙路海玉建阳阳魏启成谢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