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滑导尿管结构及超滑导尿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406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滑导尿管结构及超滑导尿管组件,涉及医用导管领域。超滑导尿管结构包括管本体和润滑膜层;管本体包括依次相接连通的接口部、导引部以及尖端部;尖端部上配置有导流孔,接口部、导引部以及尖端部内共同有导流通道。通过导流通道排液,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将管本体导入尿道,通过前端的尖端部先扩张尿道内腔通道口径,使尿道内腔能够逐渐扩张,并逐步挤压激活尿道内腔黏膜,导引部随后进入尿道内腔,通过导引部外周壁面的润滑膜层接触激活的尿道内腔黏膜,以使管本体后段的导引部逐渐进入尿道内腔内,润滑膜层起到润滑降低摩擦功能,并提高湿润性,其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降低引发炎症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导管,具体涉及一种超滑导尿管结构及超滑导尿管组件


技术介绍

1、导尿术是指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将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技术,是临床基础护理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主要用于收集无污染尿液样本、辅助诊断、减轻尿潴留患者痛苦、保持局部干燥、促进相关功能恢复、抢救患者等。

2、由于导尿管作为异物插入人体内,对膀胱黏膜及尿道黏膜的刺激会削弱二者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如果型号选择不当,导尿管过粗将加剧对膀胱及尿道黏膜的刺激,导尿管过细容易发生尿外溢、漏尿及护理不良事件,如管路滑脱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在为患者选用导尿管时,可选用满足患者自身条件的最小型号的导尿管,最大限度减少置管时造成的机械性损伤,降低发生不良风险。但在实际导尿护理阶段,护理人员操作导尿管进入患者尿道时,容易使患者感知灼烧的疼痛感,存在损伤尿道黏膜而引发炎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护理人员操作导尿管进入患者尿道时,容易使患者感知灼烧的疼痛感,存在损伤尿道黏膜而引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131)设置为圆形孔或腰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膜层(2)配置为PVP涂层,所述润滑膜层(2)涂覆于所述导引部(12)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孔(131)设于所述尖端部(13)侧向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部(13)设置为回转体结构,所述导流孔(131)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孔(131)呈中心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131)设置为圆形孔或腰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膜层(2)配置为pvp涂层,所述润滑膜层(2)涂覆于所述导引部(12)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孔(131)设于所述尖端部(13)侧向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部(13)设置为回转体结构,所述导流孔(131)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孔(131)呈中心对称分布于所述尖端部(13)的外周。

6.一种超滑导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滑导尿管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媛李晓玲周红欣吕中钊赵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瑛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