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383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具体涉及3D打印领域,包括连续碳纤维和打印头;纤维供应系统,其包含有纤维卷轴和导向组件,用于存放和引导连续碳纤维,连续碳纤维由纤维卷轴放卷并穿过导向组件至打印头熔化实现纤维的持续拉出;进料控制系统,其包含有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用于将连续碳纤维按照设定的速度和时间送入3D打印机的成形区域;当3D打印过程中暂停进料时,监测模块监测连续碳纤维的运动状态改变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随即激活切割组件对连续碳纤维进行快速准确的切割,从而避免了连续碳纤维的过度供应和可能产生的混乱或缠绕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不同于传统制造模式,具有无需模具、刀具和夹具,可快速精密制造任意形状零件等特点,被主要发达国家列为战略发展技术。现被广泛应用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军工生产、生物医药、体育用品等诸多领域。3d打印技术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三维成形能充分发挥3d打印工艺优势和材料性能优势,高效高精的制造轻质高强、耐热耐腐蚀的高性能零部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2、授权公告号为cn11101616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引导轮、第二引导轮、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引导轮的外周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引导轮的外周面的一侧相对布置,并且所述第一引导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引导轮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引导轮/第二引导轮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引导轮与所述第二引导轮的相对面相互靠近/远离,可以有效避免进料装置与打印喷嘴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造成的进料过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2)的外表面固定有箱体结构(1),所述箱体结构(1)为左右分体结构,呈左右分体结构设置的所述箱体结构(1)左右之间固定有一组伸缩板(108),并通过所述伸缩板(108)使左右分体结构的箱体结构(1)合并为一体,所述箱体结构(1)包含有前箱体和后箱体,所述前箱体覆盖第二传动件(830),所述后箱体包裹第一传动件(8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2)的外表面固定有箱体结构(1),所述箱体结构(1)为左右分体结构,呈左右分体结构设置的所述箱体结构(1)左右之间固定有一组伸缩板(108),并通过所述伸缩板(108)使左右分体结构的箱体结构(1)合并为一体,所述箱体结构(1)包含有前箱体和后箱体,所述前箱体覆盖第二传动件(830),所述后箱体包裹第一传动件(8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为口部朝上的半密封箱体设置,所述后箱体为全密封箱体设置,所述前箱体包含有前左半箱(102)和前右半箱(103),所述后箱体包含有后左半箱(104)、后右半箱(105)以及盖合在所述后左半箱(104)和后右半箱(105)顶端的后箱盖(101),所述前左半箱(102)和后左半箱(104)相固定,所述前右半箱(103)和后右半箱(105)相固定,位于所述前左半箱(102)和前右半箱(103)后壁开设有一组用于伸缩板(108)隐藏的内凹槽(1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前箱体的开口处固定有两组对称的折弯板(106),所述监测模块(9)和切割组件(10)分别安装于两组对称的折弯板(106)上,所述切割组件(10)包含有伺服电机一、连接杆以及激光切割机,所述连接杆贯穿折弯板(106)的一端套接于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激光切割机的尾部,所述激光切割机的激光头正对连续碳纤维(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碳纤维3d打印选择性间歇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9)包含有一排与切割组件(10)运行轨迹相平行的高精摄像头和控制单元,所述高精摄像头实时摄取连续碳纤维(4)的运动状态、连续碳纤维(4)的切口,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记录并储存该高精摄像头的实时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张捷孙中刚孙健华李彬戴国庆姜杰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