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377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包括:对种子依次进行收集、调制和消毒处理;将种子与湿沙混合,装入网袋中;种子与湿沙的质量比为1:2,湿沙的含水量为55%;种植容器底部铺一层厚5cm的鹅卵石,在鹅卵石之上铺一层厚3cm的湿粗沙;在湿粗沙之上铺一层厚2‑3cm的第一层湿细沙,将第一层网袋平铺在第一层湿细沙之上,在第一层网袋之上铺一层厚2‑3cm的第二层湿细沙;在种植容器中铺2‑3层网袋;将种植容器置于4‑5℃冷藏2个月,每隔10天翻动一次;将种植容器置于25℃沙藏1个月,每隔5天翻动一次;对种子依次进行变温催芽、育苗和管护处理,并将幼苗移栽至苗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小勾儿茶种子的出苗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尤其涉及一种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1、小勾儿茶为鼠李科小勾儿茶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分布的微域特有种,分布范围及其狭窄,仅在湖北、安徽等地发现极少野生小勾儿茶。该物种生性娇弱,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神农架地区目前仅发现5株,分布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河沟边阔叶林中,林下没发现更新幼苗。

2、小勾儿茶发育完全的种子较少,其种皮透水性较差,同时,在种子的不同部位都存在发芽抑制物,致使小勾儿茶种子发芽率较低,繁殖较困难,导致小勾儿茶面临濒危的境地。目前小勾儿茶育苗方法较单一,且出苗成功率不高,不利于野外种群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可以提高小勾儿茶种子的出苗成功率。

3、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收集处理:待7月下旬至8月中旬自然成熟的种子掉落,从地面收集果肉饱满,色泽正常,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装入密封容器中,放置于阴暗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制处理:待5-7天后所述密封容器中种皮开始软化,取出软烂的种子置于网袋中,掺入河沙,揉搓分离出种皮与种子,并使用流水冲洗选取纯净种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收集处理:待7月下旬至8月中旬自然成熟的种子掉落,从地面收集果肉饱满,色泽正常,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装入密封容器中,放置于阴暗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制处理:待5-7天后所述密封容器中种皮开始软化,取出软烂的种子置于网袋中,掺入河沙,揉搓分离出种皮与种子,并使用流水冲洗选取纯净种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将得到的纯净种子用20-25%多菌灵溶液浸泡8-15min,无菌水冲洗,然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变温催芽处理:通过低温与暖温交替催芽,3-4个月后,种子开始露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育苗处理:育苗基质选择草炭土,用20%的多菌灵溶液喷洒均匀,然后将育苗基质装入育苗盘里,将所述步骤五暖温沙藏处理得到的小勾儿茶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基质上,然后均匀覆盖0.5cm厚的草炭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勾儿茶种子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管护处理:1)水分管理:播撒后的种子浇一次透水,之后每隔2-3天浇一次透水,每天上午和傍晚喷洒水雾,保持土壤湿度在50%-6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2)加强遮荫和通风管理;3)夜间温度不低于15℃;4)长出幼苗后每隔5天浇灌25%左右的多菌灵溶液。

8.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治国杨敬元姚辉余辉亮金胶胶龚萍
申请(专利权)人: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