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界面剪切实验,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环境下围岩衬砌组合体界面剪切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1、界面剪切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界面特性的实验方法,主要通过测量界面两侧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来分析界面的力学性能。该实验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界面剪切实验
的专利技术专利,其中申请号为cn201810223211.x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假三轴岩石剪切渗流实验装置,涉及岩石力学实验设备,解决现有两向应力状态下的剪切实验装置,无法对真实地层的破坏过程进行模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中空方形框架上从x、y、z三轴方向分别连接三组加载油缸、三组加载板,在z轴方向连接剪切油缸、辅助剪切油缸,三组加载板、剪切板、辅助剪切板和岩石试件组装后放入胶套架中密封,并置于加载室;中空方形框架的一侧设有环压注入孔,中空方形框架y轴方向的一侧设有渗流入口,另一侧设有渗流出口,y轴加载板为多孔板。本专利技术用于岩石力学实验,实现了在三轴应力状态下,对岩石剪切破坏以及渗流的实时测试,具有装置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温环境下围岩衬砌组合体(3)界面剪切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上连接有弹性支撑组件(2),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上摆动有围岩衬砌组合体(3),所述实验台(1)内对应围岩衬砌组合体(3)嵌设有冷冻实验组件(4),用于使液氮通过弹性支撑组件(2)流经围岩衬砌组合体(3)进行超低温环境下实时剪切实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环境下围岩衬砌组合体(3)界面剪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包括下层底座(201),所述下层底座(201)连接于实验台(1)上,所述下层底座(201)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基座(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环境下围岩衬砌组合体(3)界面剪切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上连接有弹性支撑组件(2),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上摆动有围岩衬砌组合体(3),所述实验台(1)内对应围岩衬砌组合体(3)嵌设有冷冻实验组件(4),用于使液氮通过弹性支撑组件(2)流经围岩衬砌组合体(3)进行超低温环境下实时剪切实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环境下围岩衬砌组合体(3)界面剪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包括下层底座(201),所述下层底座(201)连接于实验台(1)上,所述下层底座(201)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基座(202),所述上层基座(202)和下层底座(201)之间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的多个第一支撑弹簧(203),用于向上层基座(202)提供向上的弹性支撑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环境下围岩衬砌组合体(3)界面剪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衬砌组合体(3)包括岩体(301),所述岩体(301)上开设有浇筑孔(302),所述浇筑孔(302)内浇筑有混凝土浇筑体(303),所述混凝土浇筑体(303)的底部开设有实验槽(304),所述岩体(301)和混凝土浇筑体(303)的底部均连接于上层基座(2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环境下围岩衬砌组合体(3)界面剪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实验组件(4)包括液氮引入管(401),所述液氮引入管(401)嵌设于实验台(1)内,所述液氮引入管(401)的端部卡接于实验台(1)上对应内衬套(205)的内侧,所述液氮引入管(401)的另一端卡接于实验台(1)的圆周面上,所述液氮引入管(401)的另一端接通有第一外接管(402),所述第一外接管(40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阀门(403),所述第一阀门(403)的另一端口安装有液压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温环境下围岩衬砌组合体(3)界面剪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实验组件(5)包括密封罩(501),所述密封罩(501)连接于实验台(1)上,所述密封罩(501)的顶部安装有上层液压缸(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温环境下围岩衬砌组合体(3)界面剪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205)的内侧嵌设有液氮排放组件(6),所述液氮排放组件(6)包括第二液氮排放管(601),所述第二液氮排放管(601)的端部与第一液氮排放管(405)的端部接通,所述第二液氮排放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钰,杨圣奇,田文岭,黄彦华,殷鹏飞,李克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