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炼绿色生物质制备薄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竹材的多元协同增强的致密性抗菌薄膜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生活中,塑料工业虽然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广泛的应用,但其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缺点,包括:环境污染、毒性问题、资源消耗以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塑料的难降解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传统的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会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导致严重的污染,如塑料垃圾堆积和微塑料污染。塑料垃圾的堆积会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以及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直存在的塑料污染问题。塑料不仅对环境、生态系统有害还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某些塑料制品含有有害物质,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如dehp)、双酚a(bpa)等。另外,塑料的生产需要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生产塑料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对能源供应链具有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有限资源的压力。因此,生物塑料因其优势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替代传统塑料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2、生物塑料通常基于可生物降解的原料,如植物淀粉、纤维素、聚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竹材的多元协同增强的致密性抗菌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竹材的多元协同增强的致密性抗菌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将天然竹条加工成120目的竹粉纤维粉末,具体过程是,将天然竹条裁成小短片置于60℃电热鼓风烘箱中烘干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取出后通过多功能高速粉碎机进行破碎,通过120目筛网筛分得到筛下产物120目的竹粉纤维粉末,简称BF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竹材的多元协同增强的致密性抗菌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醋酸钠缓冲液中浸泡,其中醋酸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竹材的多元协同增强的致密性抗菌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竹材的多元协同增强的致密性抗菌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将天然竹条加工成120目的竹粉纤维粉末,具体过程是,将天然竹条裁成小短片置于60℃电热鼓风烘箱中烘干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取出后通过多功能高速粉碎机进行破碎,通过120目筛网筛分得到筛下产物120目的竹粉纤维粉末,简称bf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竹材的多元协同增强的致密性抗菌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醋酸钠缓冲液中浸泡,其中醋酸钠缓冲液采用ph为5.5的醋酸钠缓冲液,浸泡的固液比(g:ml)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竹材的多元协同增强的致密性抗菌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碱处理是将步骤s1得到的e-bfp粉末置于质量分数为3%的naoh溶液中处理4h,固液比设置为1:10(g:ml),碱处理温度为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竹材的多元协同增强的致密性抗菌薄膜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冬游,张力文,黄襄云,罗旭飞,金涵,刘玉琼,宋绍志,王世敏,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