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色纺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365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菌色纺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色纺纱是以改性聚酯纤维作为原料进行纺纱、染色制得;而改性聚酯纤维在制备时,先以对苯二甲酸和混合多元醇为原料制备出多羟基聚酯纤维,亲水基团的引入,提高了聚酯纤维的吸湿性,进而表现较好的色牢度;再利用丙烯酰氯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引入双键结构,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将改性抗菌剂接枝在纤维表面,提高了纤维的抗菌性能,同时具有长效、持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色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酯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应用广泛,但是聚酯纤维因其具有多孔的形态和大分子聚合物的化学分子结构,适合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粘上汗液、皮脂及其环境中的细菌;此外,聚酯纤维由于其化学结构紧密,微观上没有大量的空隙,导致聚酯纤维的吸水性能不如天然纤维,进而导致对其进行染色时,染料只能黏附于纤维表面,进而使纤维的色牢度差。

2、聚酯纤维经纺丝形成的纱线具有轻质、耐磨、柔软等特点,但是聚酯纤维纱线不具备抗菌性能,这就限制了聚酯纤维纱线在抗菌服装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因此,需要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提高聚酯纤维的抗菌性能,常见的抗菌聚酯纤维是将聚酯纤维浸泡在抗菌剂中,进而使其具有抗菌性能,但是采用浸泡方式制得的聚酯纤维在经过纺纱后,纺纱表面的抗菌成分在经过数百次的洗涤后,浮于表面的抗菌剂被洗掉,抗菌性能明显下降,这就使得纱线不具有长效抗菌效果。因此,需要研究人员制备出一种具有长效抗菌效果,且色牢度好的色纺纱。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色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色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对苯二甲酸中羧基和混合多元醇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05-1.15:1,其中,乙二醇锑的加入量是对苯二甲酸质量的0.01-0.03wt%,混合多元醇是乙二醇和季戊四醇按照摩尔比为97.5-99.5:0.5-2.5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色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聚酯纤维和丙烯酰氯的用量比1g:3-7mL,三乙胺的用量为丙烯酰氯质量的7-12%,产物和改性抗菌剂的用量比为1g:0.5-3g,卡斯特铂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色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色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对苯二甲酸中羧基和混合多元醇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05-1.15:1,其中,乙二醇锑的加入量是对苯二甲酸质量的0.01-0.03wt%,混合多元醇是乙二醇和季戊四醇按照摩尔比为97.5-99.5:0.5-2.5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色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聚酯纤维和丙烯酰氯的用量比1g:3-7ml,三乙胺的用量为丙烯酰氯质量的7-12%,产物和改性抗菌剂的用量比为1g:0.5-3g,卡斯特铂金催化剂的用量为改性抗菌剂质量的0.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色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抗菌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色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4-二溴丁烷、三丙基磷和二甲苯的用量比为0.15-0.45mol:0.1-0.3mol: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色纺纱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雪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久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