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349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0
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导管架上方支撑有上部平台,上部平台艏娓两端设置有小模块存放区,小模块存放区由竖向设置的止动导向结构围合而成,小模块存放区内部为自下而上的贯通空间,多个小模块按照模块内设备的故障率Rg由低到高、由下至上叠放,或将功能相近的模块相邻放置。在两个小模块存放区之间设置有多层平台甲板,在最上层平台甲板上设置有直升机坪,其余平台甲板上放置有大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中心大模块和艏艉小模块的整体设计概念,小模块相互叠放,突破了目前换流站层与层之间设置“甲板”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换流站的各个模块分体建造及整体合拢、海上分体安装作业、故障模块海上维修更换,提高了海上换流站的建造、维修和升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上换流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我国沿海风电产业发展迅猛,并逐渐朝着更大规模和更远距离的方向发展。

2、当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超过60km时,传统海底电缆的交流输电方式成本急剧上升,此时应考虑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电能传输的直流输电的方式。海上换流站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在此时应运而生。海上换流站是将海上风电场的电能用交流线路汇集,然后转换成直流输出的装置。

3、“如东”海上换流站是国内目前在役最大的海上换流站,其离岸直线距离约70公里,负责汇聚如东三个海上风电场共计1100兆瓦的电能。

4、当换流站离岸距离更远,汇聚电能更多时,传统的集成式换流站设计建造模式,无论是从船厂建造、还是海上安装、甚至后期运维均具有较大挑战,更是不具备后期升级改造的可能性。

5、模块化的换流站设计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6、授权公告号为cn21000723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模块式海上换流站结构,其仅将电气设备模块化,并没有考虑到其它诸如冷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管架(1)上方支撑有上部平台(2),导管架底部插入海底的深度不小于作业水深的1.5倍,顶部露出海面距离为Hq,Hq≥Ha+Hb+H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管架为长方形桁架式结构,有两组,分别位于小模块存放区的下方,导管架的长度等于上部平台的宽度,两组导管架之间的间距Db不小于5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管架在海面处设有护舷(11),护舷高度Hh不小于作业海域最大天文潮高+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换流站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管架(1)上方支撑有上部平台(2),导管架底部插入海底的深度不小于作业水深的1.5倍,顶部露出海面距离为hq,hq≥ha+hb+h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管架为长方形桁架式结构,有两组,分别位于小模块存放区的下方,导管架的长度等于上部平台的宽度,两组导管架之间的间距db不小于5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管架在海面处设有护舷(11),护舷高度hh不小于作业海域最大天文潮高+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层平台甲板是三层平台甲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下层平台甲板下方还设置有一层外板,形成双层底结构(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上层平台甲板上设置有垂向梯道(261)和甲板室(263),垂向梯道将各平台甲板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年继业冷阿伟彭东升赵晓玲姜聪聪李科文杨志刚李放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