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硫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346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硫化装置,包括:底座、模体组件、驱动组件以及电控组件,模体组件包括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第一加热块连接于底座,第二加热块相对第一加热块设置,并滑动连接于底座,且第二加热块和第一加热块之间形成有硫化间隙,用于夹持电缆,驱动组件与底座和第二加热块均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加热块靠近或远离第一加热块滑动,电控组件与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均电连接。本技术能解决因每次硫化操作时需要先注入冷却水再充入氮气来保证硫化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硫化,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硫化装置


技术介绍

1、为提高电缆的使用效率,可利用硫化装置对裸露的电缆进行维护。

2、例如申请号为:cn 201320511345.4的中国技术专利,名称为:一种海底电缆工厂接头硫化装置,包括工作平台以及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的硫化模具。硫化模具包括硫化模具下部和硫化模具上部,硫化模具下部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硫化模具上部安装在硫化模具下部上,两者合围形成模腔。出气口、进气口和冷却水进口,分别设置在硫化模具上部。压力表设置在硫化模具上部上,与硫化模具的模腔连通。热电偶安装在硫化模具内,通过信号线与控制装置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设置齐全,可以保证硫化的气压,保证硫化的温度,控制硫化时间,使得硫化顺利进行。但在每次使用时需要先注入冷却水,再充入氮气来保证硫化装置的正常运行,其操作过程不仅繁琐且不便于操作。

3、因此,亟需一种电缆硫化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每次硫化操作时需要先注入冷却水再充入氮气来保证硫化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缆硫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每次硫化操作时需要先注入冷却水再充入氮气来保证硫化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操作过程复杂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缆硫化装置,包括:

3、底座;

4、模体组件,包括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所述第一加热块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加热块相对所述第一加热块设置,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二加热块和第一加热块之间形成有硫化间隙,用于夹持电缆;

5、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加热块均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加热块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加热块滑动;以及

6、电控组件,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均电连接。

7、进一步的,模体组件还包括支架、上模体及下模体,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并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上模体连接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底座的最远端,且所述第一加热块连接于所述上模体,所述下模体相对所述上模体设置,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二加热块相对所述第一加热块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下模体。

8、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半球形槽和第二半球形槽,且所述第一半球形槽和第二半球形槽合围形成所述硫化间隙。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的横截面均呈半圆环状。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和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所述上模体相对所述第一排气孔开设有第一连通孔,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通,所述下模体相对所述第二排气孔开设有第二连通孔,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孔,所述模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模体、另一端滑动插设于所述导向孔。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开设有容纳腔和螺纹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导向孔相连通,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导向孔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杆和电机,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模体、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并转动内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电机的固定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的内壁、输出轴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螺杆绕其轴线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连接于所述下模体,并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插设于所述转动孔,并可相对所述下模体转动。

14、进一步的,模体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横截面均呈半圆环状,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合围形成呈圆环状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一加热块、第二加热块及电缆均相抵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组件具有控制端和两个接线端,所述控制端连接于所述底座,且两个所述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电性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底座上设置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其中第一加热块连接于底座,第二加热块与底座滑动连接,并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第一加热块滑动,使得硫化间隙能够夹持电缆,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还分别与电控组件相电连接,用于通过电控组件使得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被加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装置通过驱动组件使得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能够相互靠近运动,并对电缆进行夹持,夹持电缆后再利用电控组件控制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被加热,加热后的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对电缆表面进行硫化处理,从而实现电缆的修复或两截电缆的电性连接,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每次硫化操作时需要先注入冷却水再充入氮气来保证硫化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模体组件还包括支架、上模体及下模体,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并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上模体连接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底座的最远端,且所述第一加热块连接于所述上模体,所述下模体相对所述上模体设置,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二加热块相对所述第一加热块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下模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半球形槽和第二半球形槽,且所述第一半球形槽和第二半球形槽合围形成所述硫化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的横截面均呈半圆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和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所述上模体相对所述第一排气孔开设有第一连通孔,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通,所述下模体相对所述第二排气孔开设有第二连通孔,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孔,所述模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模体、另一端滑动插设于所述导向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容纳腔和螺纹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导向孔相连通,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导向孔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杆和电机,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模体、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并转动内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电机的固定端滑动连接于容纳腔的内壁、输出轴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螺杆绕其轴线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连接于所述下模体,并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插设于所述转动孔,并可相对所述下模体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模体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横截面均呈半圆环状,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合围形成呈圆环状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一加热块、第二加热块及电缆均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具有控制端和两个接线端,所述控制端连接于所述底座,且两个所述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模体组件还包括支架、上模体及下模体,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并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上模体连接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底座的最远端,且所述第一加热块连接于所述上模体,所述下模体相对所述上模体设置,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二加热块相对所述第一加热块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下模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和所述下模体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半球形槽和第二半球形槽,且所述第一半球形槽和第二半球形槽合围形成所述硫化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的横截面均呈半圆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孔和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孔,所述上模体相对所述第一排气孔开设有第一连通孔,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通,所述下模体相对所述第二排气孔开设有第二连通孔,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硫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家琦尹胜彭思思方华松柯常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