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钻倒角设计的轮毂轴承外圈及其精密锻造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344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钻倒角设计的轮毂轴承外圈及其精密锻造加工方法,所属轮毂轴承加工技术领域,轮毂轴承外圈的结构包括轴承外圈套,轴承外圈套外圈中部设有与轴承外圈套呈一体化的外圈法兰,外圈法兰上端设有与外圈法兰呈一体化锻造成型的标识凸起,标识凸起两侧均设有一对呈镜像分布的螺栓孔Ⅰ和螺栓孔Ⅱ,螺栓孔Ⅰ上下端面、螺栓孔Ⅱ上下端面均设有孔倒角台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胚料进行镦粗。第二步:加工镦料进行粗锻出粗锻胚料。第三步:粗锻胚料进行精锻出精锻胚料。四步:对精锻胚料上的螺栓孔Ⅰ、螺栓孔Ⅱ进行钻孔及标识凸起上进行标识刻字。将钻孔倒角升级设计为锻造倒角,钻孔后无需进行二次倒角,减少刀具,提高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轴承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免钻倒角设计的轮毂轴承外圈及其精密锻造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轮毂轴承主要由轴轮(内圈)、外轮(外圈)、转向节和轴承等部件组成,汽车轮毂轴承与车轮进行组装使用,目前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通过锻造工艺加工制造,制造方法主要为镦粗、拔长、冲孔、辗环。

2、轮毂轴承外圈产品的标识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对于质量的追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免钻倒角的设计,导致外圈凸台处有效平面减小,标识刻字位置空间不足,不能满足标识要求。

3、由于尺寸较大,壁厚较薄,传统的模具设计不能满足锻造成型充满的要求。同时传统的钻孔倒角采用机加工工艺生产,刀具成本高,生产节拍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免钻倒角设计的轮毂轴承外圈及其精密锻造加工方法,将钻孔倒角升级设计为锻造倒角,钻孔后无需进行二次倒角,减少刀具,提高生产节拍。通过在外圈两凸台中间设计凸起斜面,为标识刻字提供位置,使用较大圆弧顺滑过渡,降低应力集中,满足强度要求。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钻倒角设计的轮毂轴承外圈的精密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轮毂轴承外圈的结构包括轴承外圈套(2),所述的轴承外圈套(2)外圈中部设有与轴承外圈套(2)呈一体化的外圈法兰(1),所述的外圈法兰(1)上端设有与外圈法兰(1)呈一体化锻造成型的标识凸起(3),所述的标识凸起(3)两侧均设有一对呈镜像分布的螺栓孔Ⅰ(4)和螺栓孔Ⅱ(5),所述的螺栓孔Ⅰ(4)上下端面、螺栓孔Ⅱ(5)上下端面均设有孔倒角台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钻倒角设计的轮毂轴承外圈的精密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造下模(8)卡嵌式螺栓固定在锻造机架(15)上,所述的锻造机架(15)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钻倒角设计的轮毂轴承外圈的精密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轮毂轴承外圈的结构包括轴承外圈套(2),所述的轴承外圈套(2)外圈中部设有与轴承外圈套(2)呈一体化的外圈法兰(1),所述的外圈法兰(1)上端设有与外圈法兰(1)呈一体化锻造成型的标识凸起(3),所述的标识凸起(3)两侧均设有一对呈镜像分布的螺栓孔ⅰ(4)和螺栓孔ⅱ(5),所述的螺栓孔ⅰ(4)上下端面、螺栓孔ⅱ(5)上下端面均设有孔倒角台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钻倒角设计的轮毂轴承外圈的精密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造下模(8)卡嵌式螺栓固定在锻造机架(15)上,所述的锻造机架(15)上端设有驱动锻造上模(7)与锻造下模(8)实现开合模的液压缸(16),所述的锻造下模(8)两侧设有落料机构(17),所述的锻造机架(15)前端下部设有集料框(19),所述的集料框(19)与锻造下模(8)间设有与锻造机架(15)相固定连接的导料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钻倒角设计的轮毂轴承外圈的精密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军姚红飞夏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鼎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