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334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存放混凝土的主体结构,该主体结构外侧固定连接有框体,框体的两侧设置有与其贯穿滑动连接有限位结构,限位对主体结构进行限位保持稳定,所述限位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轨道部以及行走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行走机构以及位置调节组件,能够实现对主体结构的不同位置改变,实现自动化的混凝土浇筑,无需人工进行操作,有效提高了对混凝土浇筑的效率,在主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捣实结构配合平整捣实组件的设置,对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拨动以及捣实,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平整,有效节省了人工进行捣实、平整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将混凝土倒入预先设好的模板中并振捣密实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混凝土形成所需的结构形状并在硬化后发挥预期功能,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泵车以及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输送至需要高处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泵车以及输送组件整体体积大,而对于地面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大体积的输送组件整体操作不便,因此多通过人工使用翻斗车或者小型转运工具对混凝土进行运送至浇筑位置,但是传统的翻斗车或者小型转运工具人工操作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且传统的运输工具将混凝土运送完之后倾倒至浇筑地面,还需要人工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捣实,避免浇筑存在空隙,另外还需要人工进行平整,导致整体的混凝土浇筑效率降低。

2、因此需要一种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包括用于存放混凝土的主体结构,该主体结构外侧固定连接有框体(6),框体(6)的两侧设置有与其贯穿滑动连接有限位结构,限位对主体结构进行限位保持稳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轨道部以及行走部,行走部与限位结构端部连接,通过行走部带动下实现对主体结构的带动移动,两侧的行走部之间还设有位置调节组件,位置调节组件对主体结构在两侧行走部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存料罐(4),存料罐(4)的一侧设置有加料口(9),存料罐(4)的下端呈漏斗状,所述框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包括用于存放混凝土的主体结构,该主体结构外侧固定连接有框体(6),框体(6)的两侧设置有与其贯穿滑动连接有限位结构,限位对主体结构进行限位保持稳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轨道部以及行走部,行走部与限位结构端部连接,通过行走部带动下实现对主体结构的带动移动,两侧的行走部之间还设有位置调节组件,位置调节组件对主体结构在两侧行走部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存料罐(4),存料罐(4)的一侧设置有加料口(9),存料罐(4)的下端呈漏斗状,所述框体(6)套设于存料罐(4)外侧,固定杆(5)通过连接块(10)与存料罐(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捣实组件包括与存料罐(4)下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中部开设有下料口(19),所述固定板(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凸条(14),所述固定板(7)的一侧设置有平整件,该平整件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伸入到混凝土内部的连接杆(18),连接杆(18)在移动状态下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捣实以使其浇筑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件包括与固定板(7)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6),且连接板(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平整条(11),平整条(11)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斜面(1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的辅助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轨道部包括行走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立地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