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差分定位是一种建立在卫星定位基础上用以改善卫星定位精度的定位技术。差分定位系统包括卫星(指代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卫星及服务器)、基站以及移动站。其中,基站安装于固定位置,移动站自由移动,基站和移动站均与卫星通信以获取卫星观测数据。基站在已知自身不变的安装地址的前提下,在接收针对本基站的卫星观测数据后,根据基站安装地址及该卫星观测数据推算用以修正当前卫星定位误差的差分数据,基站将差分数据传输至移动站。移动站接收来自卫星的针对本移动站的卫星观测数据以及来自基站的差分数据后,结合二者计算当前自身所在位置。
2、自移动设备通常在一定工作区域内执行工作任务。相关技术中的自移动设备在工作区域内设置充电桩以解决自移动设备的续航问题。同时,考虑到卫星定位受天气环境、建筑物遮挡等因素影响,精度有限,为保障设备定位及导航精度,除充电桩外,在自移动设备的工作区域内还需另外设置基站,以采用差分定位技术改善卫星定位的精度问题。但是,相关技术中设置的充电桩与基站成本较高,导致使用成本增加。
3、本部分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包括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还包括电台,所述电台在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自移动设备之间建立第二通信通道,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将所述充电数据和/或所述差分数据传输至所述自移动设备。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步传输数据;或者,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通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的通信优先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快充模块和慢充模块;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还接收所述网络端发送的充电模式指令,并控制所述快充模块或者所述慢充模块对所述自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还包括环境检测单元,所述环境检测单元与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环境检测单元获取所述充电装置周围的环境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将所述环境参数传输至所述网络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与智能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设备设有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界面显示下述至少一项:所述充电数据,所述差分数据,环境参数或者所述网络端发送的数据分析结果。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端还与所述自移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网络端将所述差分数据、所述充电数据或者所述环境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转发至所述自移动设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设置于充电桩部,所述差分定位装置与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集成设置于基站部;所述充电桩部与所述基站部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或者一体化结构。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为wifi通信通道、lte通信通道或者有线通信通道之中的任一项。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还包括网关模块,所述网关模块在所述充电桩与预设场地内的其他设备之间建立第三通信通道,并基于所述第三通信通道接收所述其他设备的设备数据;所述网关模块与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还将所述设备数据传输至所述网络端。
13、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对充电装置和定位装置进行一体化设计,且充电装置和定位装置共享通信模块,降低充电桩建设成本和自移动设备使用成本,节约资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台,所述电台在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自移动设备之间建立第二通信通道,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将所述充电数据和/或所述差分数据传输至所述自移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步传输数据;或者,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通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的通信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快充模块和慢充模块;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还接收所述网络端发送的充电模式指令,并控制所述快充模块或者所述慢充模块对所述自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检测单元,所述环境检测单元与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环境检测单元获取所述充电装置周围的环境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将所述环境参数传输至所述网络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端还与所述自移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网络端将所述差分数据、所述充电数据或者所述环境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转发至所述自移动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设置于充电桩部,所述差分定位装置与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集成设置于基站部;所述充电桩部与所述基站部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或者一体化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为WiFi通信通道、LTE通信通道或者有线通信通道之中的任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关模块,所述网关模块在所述充电桩与预设场地内的其他设备之间建立第三通信通道,并基于所述第三通信通道接收所述其他设备的设备数据;所述网关模块与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还将所述设备数据传输至所述网络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台,所述电台在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自移动设备之间建立第二通信通道,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将所述充电数据和/或所述差分数据传输至所述自移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和所述第二通信通道同步传输数据;或者,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通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的通信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快充模块和慢充模块;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还接收所述网络端发送的充电模式指令,并控制所述快充模块或者所述慢充模块对所述自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检测单元,所述环境检测单元与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环境检测单元获取所述充电装置周围的环境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将所述环境参数传输至所述网络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与智能终端设备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灵健,赵丹,李峰,姚速瑞,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