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328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9
一种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包括含内部病害模型和外部病害模型的隧道模型,所述隧道模型的通道下方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块通过可调节角度和长度的调节支架与雷达设备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检测方便快捷,可全面检测隧道内探地雷达在不同病害下的图像特征,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隐伏在隧道结构中的病害,如结构内部裂缝、空洞、钢筋锈蚀等是影响隧道长期运营安全的关键因素。表观检测方法仅能对表面病害进行统计,以探地雷达为代表的无损检测技术为隐伏病害探测的主要手段。传统人工移动检测方法以及依赖经验的数据处理和病害辨识流程难以满足检测效率的需求,依靠载具搭载空气耦合雷达在隧道内进行快速的数据采集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远距离的空气耦合雷达在数据处理上仍缺乏足够成熟的理论和流程导致应用效果不佳。

2、现有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主要针对常规的地耦雷达,且检测面常设置为简单的平面,尚无空气耦合全极化雷达在隧道环境下波场特征的相关研究。而空气耦合全极化雷达在隧道环境中的应用不同于常规检测过程,波场变化特征和信号衰减、响应规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如公开号为cn21601332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包括外墙模型及设于所述外墙模型内的隧道模型,隧道模型包括隧道边墙基座,及设于所述隧道边墙基座上的隧道外侧顶板和隧道内侧顶板,病害设于所述隧道外侧顶板上。但是本专利中的雷达检测设备只能在隧道模型特定高度和角度下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不够全面,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结构设计简单,检测方便快捷,可全面检测隧道内探地雷达在不同病害下的图像特征,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价值。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包括含内部病害模型和外部病害模型的隧道模型,所述隧道模型的通道下方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块通过可调节角度和长度的调节支架与雷达设备相连。

3、所述隧道模型包括卧式固定在地面上的现浇混凝土柱,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截面设置为扇环形,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顶部两端分别通过立柱与地面固定相连。

4、所述现浇混凝土柱内预埋所述内部病害模型,所述内部病害模型设置为3d打印模型。

5、所述外部病害模型包括固定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的用于填充试验砂土的填土箱。

6、所述填土箱包括卡接固定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的框架结构及其周向围设的挡板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入口。

7、所述框架结构由横梁和纵梁焊接成型,包括卡接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相互平行的框架ⅰ和连接两个框架ⅰ外侧的框架ⅱ,所述框架ⅰ和框架ⅱ的底端与地面抵触相连;

8、所述挡板结构包括覆盖固定在两个所述框架ⅰ内侧的挡板ⅰ、覆盖固定在所述框架ⅱ内侧的挡板ⅱ和固定在所述框架结构底端开口处的挡板ⅲ,所述挡板ⅰ、挡板ⅱ和挡板ⅲ密封相连。

9、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弧形槽。

10、所述调节支架包括与所述滑块固定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调角器,所述调角器上转动定位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与雷达设备相连。

11、所述调角器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垂直量角板,所述垂直量角板沿其外周方向设置有圆弧边,所述圆弧边上设置有角度标识,所述圆弧边上间隔设置有与对应角度标识相对的定位孔;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垂直量角板的直角中心处,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对应的定位孔通过螺栓组件相连。

12、所述雷达设备包括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端部的安装平台及其上固定的探地雷达,所述安装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探地雷达与所述隧道模型之间距离的测距仪。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结构简单,检测方便快捷,根据不同病害类型在隧道模型中布置内部病害模型和外部病害模型,通过隧道模型下方的调节支架可调节雷达设备距离隧道模型内侧的距离和雷达设备的检测角度,可通过实验探究探地雷达技术在隧道环境中,不同探测距离和探测角度对隐伏病害的探测效果,可全面检测隧道内探地雷达在不同病害下的图像特征,从而可建立可靠的隧道结构隐伏性病害定量化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含内部病害模型和外部病害模型的隧道模型,所述隧道模型的通道下方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块通过可调节角度和长度的调节支架与雷达设备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模型包括卧式固定在地面上的现浇混凝土柱,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截面设置为扇环形,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顶部两端分别通过立柱与地面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柱内预埋所述内部病害模型,所述内部病害模型设置为3D打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病害模型包括固定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的用于填充试验砂土的填土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土箱包括卡接固定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的框架结构及其周向围设的挡板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横梁和纵梁焊接成型,包括卡接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相互平行的框架Ⅰ和连接两个框架Ⅰ外侧的框架Ⅱ,所述框架Ⅰ和框架Ⅱ的底端与地面抵触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弧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包括与所述滑块固定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调角器,所述调角器上转动定位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与雷达设备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垂直量角板,所述垂直量角板沿其外周方向设置有圆弧边,所述圆弧边上设置有角度标识,所述圆弧边上间隔设置有与对应角度标识相对的定位孔;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垂直量角板的直角中心处,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对应的定位孔通过螺栓组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设备包括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端部的安装平台及其上固定的探地雷达,所述安装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探地雷达与所述隧道模型之间距离的测距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含内部病害模型和外部病害模型的隧道模型,所述隧道模型的通道下方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块通过可调节角度和长度的调节支架与雷达设备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模型包括卧式固定在地面上的现浇混凝土柱,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截面设置为扇环形,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顶部两端分别通过立柱与地面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柱内预埋所述内部病害模型,所述内部病害模型设置为3d打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病害模型包括固定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的用于填充试验砂土的填土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土箱包括卡接固定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柱的外壁面上的框架结构及其周向围设的挡板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填充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隐伏病害检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横梁和纵梁焊接成型,包括卡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俊莅王强周洺伊王皓正章伟康袁岽洋童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