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1、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工装夹具是工装中的一种工具类型,而现有的工装夹具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夹具固定和操作比较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降低了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包括操作台、夹持组件、驱动组件、放置台,所述夹持组件活动连接于操作台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操作台的底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齿柱、第二齿轮、电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双向螺纹杆、第一齿轮、连接板,所述双向螺纹杆活动连接于操作台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双向螺纹杆中间外壁,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于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外壁,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第一齿轮于齿柱相互啮合。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操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有轴承,所述双向螺纹杆固定连接于轴承的内圈内部。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双向螺纹杆可在轴承的作用下自由旋转,进而使得两个连接板带动夹板相对移动,并对加工的零件进行夹持固定。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后端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连接板通过螺纹槽螺纹啮合于双向螺纹杆两端的外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包括操作台(1)、夹持组件(2)、驱动组件(3)、放置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活动连接于操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3)活动连接于操作台(1)的底部,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有齿柱(301)、第二齿轮(302)、电机(303),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有双向螺纹杆(201)、第一齿轮(202)、连接板(203),所述双向螺纹杆(201)活动连接于操作台(1)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202)固定连接于双向螺纹杆(201)中间外壁,所述连接板(203)活动连接于双向螺纹杆(201)的两端外壁,所述连接板(2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板(204),所述第一齿轮(202)于齿柱(301)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1),所述支撑块(101)的内部有轴承(102),所述双向螺纹杆(201)固定连接于轴承(102)的内圈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3)的后端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302)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电机(303)的前端,所述第二齿轮(302)于齿柱(301)相啮合,所述操作台(1)的后端开设有与齿柱(301)相匹配的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柱(3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齿柱(301)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开槽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103),所述夹板(2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205),所述夹板(204)通过限位滑块(205)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103)内部,所述限位滑槽(103)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放置台(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包括操作台(1)、夹持组件(2)、驱动组件(3)、放置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活动连接于操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3)活动连接于操作台(1)的底部,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有齿柱(301)、第二齿轮(302)、电机(303),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有双向螺纹杆(201)、第一齿轮(202)、连接板(203),所述双向螺纹杆(201)活动连接于操作台(1)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202)固定连接于双向螺纹杆(201)中间外壁,所述连接板(203)活动连接于双向螺纹杆(201)的两端外壁,所述连接板(2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板(204),所述第一齿轮(202)于齿柱(301)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1),所述支撑块(101)的内部有轴承(102),所述双向螺纹杆(201)固定连接于轴承(102)的内圈内部。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瑞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