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湿地生态修复,具体涉及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环境治理的深入推进,对于富营养化的水域需要进行生态治理,现有的治理多采取生态浮床上栽植水生植物以吸附水体中的氮磷元素,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但是这种生态浮床相对单一,只有植物系统,无法形成循环生态系统。另外,由于湖泊、湿地、江河等岸坡逐渐被水泥混凝土等覆盖,鱼类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对于一些以鱼类等为食物来源的鸟类存在食物来源受影响的问题。如何在富营养化的水域中建立一种生态装置既能实现生态修复,又能为鸟类等提供食物来源,还能为两栖动物、鱼类、水生昆虫等提供生长空间。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能实现物种间共生、功能组合的生态装置来进行生态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净化水体,又能够为植物、两栖动物、鱼类、鸟类等提供栖息地,还能够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同时还能够起水域警示作用的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包括三层刚性管材组成双层漂浮平台结构骨架,所述双层漂浮平台结构骨架包括漂浮于水面的上层装置和沉浸于水下的下层装置,所述上层装置由一层(中空封闭的)刚性管材组合而成,所述下层装置由两层(中空封闭的)刚性管材组合而成;所述上层装置顶部设置由太阳能板作为坡屋面的多组鸟屋,所述下层装置内设有植物栽植基、鱼类繁殖槽、鱼类生长池,所述鱼类生长池位于两侧的所述鱼类繁殖槽之间。
3、植物栽植基是为
4、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层装置包括顶部横杆和上层立杆,所述上层装置顶端由顶部横杆围合而成,所述顶部横杆的中间杆交叉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鸟屋安装于十字形结构上,所述上层装置与下层装置之间通过上层立杆连接。
5、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鱼类生长池上方的底部横杆上设有曝气喷头,所述曝气喷头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于微泵上,所述微泵通过曝气设施电缆线与储电装置连接。
6、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顶部横杆外侧壁上安装有太阳能夜光警示灯,所述夜光警示灯通过警示灯电缆线与储电装置连接。
7、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下层装置由底部横杆、中部横杆、下层立杆连接形成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侧面安装铁丝网和浮板,所述浮板为植物栽植基和鱼类繁殖槽的载体,所述植物栽植基和鱼类繁殖槽位于下层装置的两侧浮板之上。
8、浮板为中空管与轻质泡沫材料共同组成的浮体,使得整体装置能漂浮于水面。钢丝网起着水体交换的目的,钢丝网网孔间距以能适应鱼类生长不外溢为原则。
9、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浮板底部固定于底部横杆上,两侧固定于下层立杆上,所述浮板顶面低于铁丝网顶面;所述铁丝网为密目式网状结构,所述铁丝网四周分别固定于底部横杆,中部横杆和下层立杆上。
10、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底部横杆端头设有插杆插入插槽,多个单体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之间通过插杆插入插槽形成组合式生态装置。
11、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鸟屋包括顶面的太阳能板、鸟屋侧板和鸟屋底板,其中一个鸟屋侧板上开设鸟屋开口,所述鸟屋底部置于鸟类栖息杆上。
12、进一步优选的结构,在所述鸟屋中间的鸟类栖息杆下部分布由多组太阳能昆虫诱捕灯,所述太阳能昆虫诱捕灯通过诱捕灯电缆线与储电装置连接。
13、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鸟屋内侧在鸟屋开口对面的鸟屋内壁板上布置储电及定时器,所述太能能板的电能储存在储电装置中,通过储电及定时器控制,阶段性的供应曝气喷头、太阳能夜光警示灯和昆虫诱捕灯的用电需求。
14、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管件自由组合形成组合式漂浮生态装置,增加抗倾覆能力、增加净化能力。管件为中空锁口结构,通过卡扣连接,方便组合安装和拆卸。
15、本专利技术上层装置中的太阳能鸟屋是覆盖太阳能板的坡屋面,一方面提供了电力供应,另外一方面提供了鸟类栖息的空间。上层杆件也为鸟类提供了停留地。杆件下部的下射诱捕灯能诱导四周的昆虫跌入水体为鱼类提供饵料,同时也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水中生长的鱼类也为水鸟提供了部分补充食物来源。鸟类停留产生的粪便落入水中为底栖生物、植物等提供了养分,旺盛的植物生长能够更好的净化水体。
16、本专利技术为鱼类、昆虫、鸟类等提供了栖息地,也解决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另外通过太阳能装置形成的曝气装置起着循环水体增加水体活力的作用,安装的警示灯也起到水域安全警示和导航作用。
17、本专利技术在于建立一个循环系统,利用鸟类为植物提供养分,利用昆虫为鱼类和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利用植物来解决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问题,同时漂浮装置也为鱼类、鸟类、两栖动物、水生昆虫等提供了栖息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刚性管材组成双层漂浮平台结构骨架,所述双层漂浮平台结构骨架包括漂浮于水面的上层装置(B)和沉浸于水下的下层装置(A),所述上层装置(B)由一层刚性管材组合而成,所述下层装置(A)由两层刚性管材组合而成;所述上层装置(B)顶部设置由太阳能板作为坡屋面的多组鸟屋(6),所述下层装置(A)内设有植物栽植基(1)、鱼类繁殖槽(2)、鱼类生长池(3),所述鱼类生长池(3)位于两侧的所述鱼类繁殖槽(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装置(B)包括顶部横杆(B2)和上层立杆(B1),所述上层装置(B)顶端由顶部横杆(B2)围合而成,所述顶部横杆(B2)的中间杆交叉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鸟屋(6)安装于十字形结构上,所述上层装置(B)与下层装置(A)之间通过上层立杆(B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生长池(3)上方的底部横杆(A1)上设有曝气喷头(4),所述曝气喷头(4)包括喷头(43),所述喷头(43)设于微泵(42)上,所述微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横杆(B2)外侧壁上安装有太阳能夜光警示灯(5),所述夜光警示灯(5)通过警示灯电缆线(51)与储电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装置(A)由底部横杆(A1)、中部横杆(A2)、下层立杆(A3)连接形成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侧面安装铁丝网(A7)和浮板(A6),所述浮板(A6)为植物栽植基(1)和鱼类繁殖槽(2)的载体,所述植物栽植基(1)和鱼类繁殖槽(2)位于下层装置(A)的两侧浮板(A6)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A6)底部固定于底部横杆(A1)上,两侧固定于下层立杆(A3)上,所述浮板(A6)顶面低于铁丝网(A7)顶面;所述铁丝网(A7)为密目式网状结构,所述铁丝网(A7)四周分别固定于底部横杆(A1),中部横杆(A2)和下层立杆(A3)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横杆(A1)端头设有插杆(A4)插入插槽(A5),多个单体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之间通过插杆(A4)插入插槽(A5)形成组合式生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鸟屋(6)包括顶面的太阳能板(61)、鸟屋侧板(62)和鸟屋底板(66),其中一个鸟屋侧板(62)上开设鸟屋开口(63),所述鸟屋(6)底部置于鸟类栖息杆(6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鸟屋(6)中间的鸟类栖息杆(64)下部分布由多组太阳能昆虫诱捕灯(7),所述太阳能昆虫诱捕灯(7)通过诱捕灯电缆线(72)与储电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鸟屋(6)内侧在鸟屋开口(63)对面的鸟屋内壁板(65)上布置储电及定时器(71),所述太能能板(61)的电能储存在储电装置中,通过储电及定时器(71)控制,阶段性的供应曝气喷头(4)、太阳能夜光警示灯(5)和昆虫诱捕灯(7)的用电需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刚性管材组成双层漂浮平台结构骨架,所述双层漂浮平台结构骨架包括漂浮于水面的上层装置(b)和沉浸于水下的下层装置(a),所述上层装置(b)由一层刚性管材组合而成,所述下层装置(a)由两层刚性管材组合而成;所述上层装置(b)顶部设置由太阳能板作为坡屋面的多组鸟屋(6),所述下层装置(a)内设有植物栽植基(1)、鱼类繁殖槽(2)、鱼类生长池(3),所述鱼类生长池(3)位于两侧的所述鱼类繁殖槽(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装置(b)包括顶部横杆(b2)和上层立杆(b1),所述上层装置(b)顶端由顶部横杆(b2)围合而成,所述顶部横杆(b2)的中间杆交叉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鸟屋(6)安装于十字形结构上,所述上层装置(b)与下层装置(a)之间通过上层立杆(b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生长池(3)上方的底部横杆(a1)上设有曝气喷头(4),所述曝气喷头(4)包括喷头(43),所述喷头(43)设于微泵(42)上,所述微泵(42)通过曝气设施电缆线(41)与储电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横杆(b2)外侧壁上安装有太阳能夜光警示灯(5),所述夜光警示灯(5)通过警示灯电缆线(51)与储电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循环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装置(a)由底部横杆(a1)、中部横杆(a2)、下层立杆(a3)连接形成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侧面安装铁丝网(a7)和浮板(a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兵,杨阳,程超,王瑶瑶,刘保艳,唐政,郜元勇,胡康,李芬,戴连婕,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