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1323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蓄水净化主体、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导气促渗单元和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所述蓄水净化主体包括土壤层、过渡层和介质层;所述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包括卵石暗渠、集水井、弃流装置;所述导气促渗单元包括土壤层导气促渗管和介质层导气促渗管;所述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包括储水池、吸水绳和回水泵;其中,土壤层承接设施上方的直接降雨,卵石暗渠汇集设施服务范围内的雨水径流,土壤溢流水和后期雨水径流经介质层净化后排入储水池,供植物根系吸水绳无动力吸水、设施管路反洗和市政杂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雨水快速渗蓄减排、低碳型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景观生态保障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尤其是指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


技术介绍

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树池、生态停车场等绿色设施是利用植物与土壤介质渗滤作用,在下凹的地形中滞蓄、过滤地表径流并引导过滤后的雨水下渗回补地下水或存储回用的海绵技术措施。

2、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雨水径流和干湿沉降中颗粒物在土壤表层的逐渐累积,绿色海绵蓄水设施渗透性能衰减明显,加之设施土壤和基质层内部气体的顶托作用,使得雨水径流下渗受阻,导致雨天积水严重,植株生长受限,蚊蝇滋生,表面湿滑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影响了设施的雨水渗蓄减排功能,降低了雨水资源化利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目的是解决绿色海绵蓄水设施表层土壤颗粒物累积、土壤和基质层内部气体顶托导致设施雨水渗透缓慢、降低设施雨水渗蓄减排效能、景观生态功能和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等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包括:

3、蓄水净化主体,包括土壤层、过渡层和介质层;其中,所述过渡层设置于所述土壤层下部,包括位于上部的碎石排水区和位于下部的碎石布水区;所述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过渡层下部;

4、上部穿孔排水管,设置于所述碎石排水区中;

5、布水主管,设置于所述碎石布水区中,所述布水主管连通分布有多个穿孔布水支管;

6、污水管网,与所述上部穿孔排水管连通

7、溢流井,贯穿设置于所述土壤层后与所述布水主管连通;

8、介质层穿孔排水管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下部的卵石排水区中;

9、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包括卵石暗渠、集水井、弃流装置,所述集水井设置在所述卵石暗渠低点处,所述弃流装置设置在所述集水井中;

10、导气促渗单元,包括土壤层导气促渗管和介质层导气促渗管;

11、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包括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与所述介质层穿孔排水管连通;

12、其中,土壤溢流水经所述溢流井、后期雨水径流经所述集水井的溢流口排入所述布水主管和所述穿孔布水支管,经所述介质层过滤后通过所述介质层穿孔排水管排入所述储水池中。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蓄水净化主体中,所述土壤层和所述过渡层之间以及所述过渡层和所述介质层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

14、所述碎石排水区和所述碎石布水区之间设置有不透水hdpe膜;

15、所述介质层包括位于上部的净化层以及位于下部的卵石排水区。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包括在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周向布置的卵石暗涵,用以收集绿色海绵蓄水设施汇水范围内的雨水径流;

17、在所述土壤层周向与所述卵石暗涵交界处布置有围挡;

18、在所述卵石暗涵标高低点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污水管网和所述布水主管相连的集水井,所述污水管网的布置位置低于所述布水主管,所述集水井下部与所述污水管网之间设置有弃流装置,所述弃流装置包括浮球和挡板,通过所述浮球的上浮能够使所述集水井和所述污水管网之间由连通状态转为隔断状态;

19、所述卵石暗涵与所述集水井交界处设置有栅板。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气促渗单元包括在所述土壤层和所述介质层中对应布置的中空的土壤层导气促渗管和介质层导气促渗管;

21、其中,所述土壤层导气促渗管上端延伸至所述土壤层上方的空气层,下端与所述上部穿孔排水管连通;

22、所述介质层导气促渗管上端延伸至所述土壤层上方的空气层,下端与所述介质层穿孔排水管连通。

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层导气促渗管和/或所述介质层导气促渗管呈多根独立布置结构,且各自的上端呈倒u型结构;

24、或者,多根所述土壤层导气促渗管和/或多根所述介质层导气促渗管的上端均连接有一根hdpe横管,所述hdpe横管有伸向所述土壤层上方空气层的倒u型端口。

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层导气促渗管位于所述土壤层部分的管段开孔率在30%~40%,孔径在5~8mm,且外表面包裹有透水土工布,并通过铁丝石笼围住;

26、所述介质层导气促渗管位于所述介质层部分的管段开孔率在30%~40%,孔径在5~8mm,且外表面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包括储水池,所述储水池连接有与所述介质层穿孔排水管连通的储水池进水管,所述储水池进水管设置有朝向所述介质层平面向下倾斜的逆坡段,所述逆坡段最高点低于所述介质层下部的卵石排水区的顶部标高。

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池上部连接有溢流管和排气管,所述溢流管连接至雨水管网,所述储水池还设置有回水泵、与所述回水泵连通的抽水管路以及分别与所述抽水管路和所述储水池进水管连通的反冲洗管路,所述反冲洗管路上设置有反洗控制阀,所述抽水管路上设置有回用水阀。

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还包括在所述土壤层栽植植被的根系位置铺的且呈平面螺旋状的吸水绳,所述吸水绳的尾端置于所述储水池底部。

3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3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该系统通过导气促渗设计,避免了传统海绵设施因土壤表层颗粒物沉积导致的渗透性能衰减问题,使雨水能够快速下渗,提高设施的渗透效率;多层结构(包括土壤层、过渡层和介质层)的设计,实现了不同层次的过滤和净化功能,提升了整体的水质净化效果;储水池和吸水绳的设计,使得非雨期储水池内的雨水可以通过无动力方式供给植被根系,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减少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储水池中的雨水可通过回用水泵用于绿化、道路浇洒和冲厕等,进一步提升了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新鲜水的取用量;通过反冲洗管路和控制阀的设计,雨后可利用储水池中的雨水对蓄水设施系统进行反冲洗,保持设施的高效运行,减少了维护频率和成本。

32、本专利技术从绿色海绵蓄水设施表层土壤颗粒物累积、土壤和基质层内部气体顶托导致的设施雨水渗透缓慢、积水、蚊蝇滋生、植物衰亡等实际问题出发,突破了常规下凹式海绵设施的设计建设模式。通过统筹设施集雨方式改进、土壤和介质气体导排促渗、雨水集蓄及无动力资源化利用,优化了绿色海绵蓄水设施的结构设计与运行方式,形成了集雨水快速渗蓄减排、低碳型雨水资源化利用、景观生态保障多功能协同的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集成系统。该系统集成度高,兼顾海绵设施的渗、蓄、净、用、景多重功效。

3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及运行方法,能够科学指导已建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植物型海绵蓄水设施的改造,以及新建海绵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解决了常规植物型海绵蓄水设施雨水渗透减排效能低、运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净化主体中,所述土壤层(11)和所述过渡层之间以及所述过渡层和所述介质层(19)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包括在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周向布置的卵石暗涵(6),用以收集绿色海绵蓄水设施汇水范围内的雨水径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促渗单元包括在所述土壤层(11)和所述介质层(19)中对应布置的中空的土壤层导气促渗管(4)和介质层导气促渗管(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导气促渗管(4)和/或所述介质层导气促渗管(5)呈多根独立布置结构,且各自的上端呈倒U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导气促渗管(4)位于所述土壤层(11)部分的管段开孔率在30%~40%,孔径在5~8mm,且外表面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3),并通过铁丝石笼(7)围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包括储水池(21),所述储水池(21)连接有与所述介质层穿孔排水管(20)连通的储水池进水管(10),所述储水池进水管(10)设置有朝向所述介质层(19)平面向下倾斜的逆坡段,所述逆坡段最高点低于所述介质层(19)下部的卵石排水区的顶部标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21)上部连接有溢流管(26)和排气管,所述溢流管(26)连接至雨水管网(27),所述储水池(21)还设置有回水泵(22)、与所述回水泵(22)连通的抽水管路(25)以及分别与所述抽水管路(25)和所述储水池进水管(10)连通的反冲洗管路(28),所述反冲洗管路(28)上设置有反洗控制阀(24),所述抽水管路(25)上设置有回用水阀(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还包括在所述土壤层(11)栽植植被的根系位置铺的且呈平面螺旋状的吸水绳(12),所述吸水绳(12)的尾端置于所述储水池(21)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净化主体中,所述土壤层(11)和所述过渡层之间以及所述过渡层和所述介质层(19)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包括在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周向布置的卵石暗涵(6),用以收集绿色海绵蓄水设施汇水范围内的雨水径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促渗单元包括在所述土壤层(11)和所述介质层(19)中对应布置的中空的土壤层导气促渗管(4)和介质层导气促渗管(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导气促渗管(4)和/或所述介质层导气促渗管(5)呈多根独立布置结构,且各自的上端呈倒u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导气促渗管(4)位于所述土壤层(11)部分的管段开孔率在30%~40%,孔径在5~8mm,且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丽孙永利郑华清李鹏峰尚巍葛铜岗李檬李思雨刘嘉恒穆莹韩雪吕小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