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微震监测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316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8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微震监测集成装置,包括微震监测设备本体和集成箱,集成箱包括箱体,箱体后侧固定有手拉支架、底部安装有可固定轮组,箱体前侧开口并铰接有门扇,箱体内部上侧的两侧对应设置滑动槽并设有与滑动槽滑动连接的承装板,承装板上侧用于放置微震数据处理设备,箱体内部里侧设置有竖直挂载板,竖直挂载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沿横向延伸的安装卡槽,安装卡槽用于挂载微震处理器、模数转换器和供电单元,箱体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水平平面倾斜的斜向套筒,斜向套筒下端封堵,斜向套筒上端开口、供微震传感器插入放置。本技术集成设备保护、散热、防水、便携、设备安装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用性强、便于移动和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携式微震监测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岩爆、突水等动力灾害,严重威胁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极大的阻碍了现场施工进度。因此在隧道及地下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动力灾害预警相当必要。微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岩石破裂监测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目前已经在隧洞、煤矿等重大地下工程中应用了微震监测技术,岩爆、突水等动力灾害由此得到了明显遏制。

2、对于岩石边坡稳定性监测,微震监测系统一经布置能够保持永久监测使用,但是对于地下工程长、大隧道以及随着施工进度展开施工工作面不断线性向前推进的工程,微震监测系统需要根据施工进度不断调整;并且地下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经常遇到机械碰撞、岩壁滴水等外部问题。现有的微震监测系统设备较为分散、集成程度不高,繁重且不便于移动,给隧道实时灾害预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微震监测集成装置,能够解决现有微震监测系统设备分散、移动不便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微震监测集成装置,包括微震监测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集中装载微震监测设备本体的集成箱,集成箱包括箱体,箱体后侧固定有手拉支架、底部安装有可固定轮组,箱体前侧开口并铰接有门扇,箱体内侧上部的两侧对应设置滑动槽并设有与滑动槽滑动连接的承装板,所述承装板上侧用于放置微震数据处理设备,箱体内部里侧设置有竖直挂载板,竖直挂载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沿横向延伸的安装卡槽,安装卡槽用于挂载微震处理器、模数转换器和供电单元,箱体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水平平面倾斜的斜向套筒,斜向套筒下端封堵,斜向套筒上端开口、供微震传感器插入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微震监测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微震监测集成装置,包括微震监测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集中装载微震监测设备本体的集成箱,集成箱包括箱体,箱体后侧固定有手拉支架、底部安装有可固定轮组,箱体前侧开口并铰接有门扇,箱体内侧上部的两侧对应设置滑动槽并设有与滑动槽滑动连接的承装板,所述承装板上侧用于放置微震数据处理设备,箱体内部里侧设置有竖直挂载板,竖直挂载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沿横向延伸的安装卡槽,安装卡槽用于挂载微震处理器、模数转换器和供电单元,箱体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水平平面倾斜的斜向套筒,斜向套筒下端封堵,斜向套筒上端开口、供微震传感器插入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微震监测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卿卢高明周建军杨延栋张理蒙许正选范文超许自文刘超尹李帅远张洋凯卢志勇程广涛
申请(专利权)人: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